《森林中的绅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把握课文重点,总结出主要描写对象——豪猪的特点2、学习本文拟人的方法,揣摩文章细腻而生动的语言。教程与方法:探究象征手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关于人类生存的启示。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关于人类生存的启示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抓住特点介绍动物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你的眼中,什么叫绅士?有一种动物叫豪猪,它的身体肥胖,头部长的像老鼠,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从背部到尾巴都长满了黑白相间的棘刺。每当豪猪遇到危险,会立刻竖起一根根的刺,以用来吓阻敌人。如果敌人仍要进一步逼近的话,它就会转身倒退冲向敌人,与敌人搏斗。豪猪的一切生活方式,连它的战术在内,都是典型的绅士式的。这种绅士式的生活方式,这对人的生存有怎样的启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中的绅士》。1、介绍作家作品。《森林中的绅士》的作者茅盾的原名、字、籍贯、生卒年,在题注里有介绍,这里只作简要的补充。他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追求》合为总名《蚀》的三部曲,引起强烈的反响,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2、检查预习。①齐读生词:得天独厚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待人接物知难而退优游自在无病呻吟方正持重②《森林中的绅士》的作者,原名,字,代表作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指定个别学生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容易出错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师生共同探究文章的描写对象——豪猪的特点1、文章的标题有什么意味?文章标题耐人寻味,引人入胜。文章精心锤炼了“森林中的绅士”这一颇为形象化的标题,不仅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果说森林中的珍禽怪兽奇花异草并不希奇,那么,森林中的“绅士”则足以让人好奇),而且准确地概括并有力地突出了豪猪的本质特征──“绅士风度”,从而起到了统摄全文、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2、作者为什么称豪猪为“森林中的绅士”?豪猪的“绅士风度”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1、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2、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3、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潇洒悠闲,逍遥自得4、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5、娱乐方式:无病呻吟豪猪的绅士风度不仅表现在它有一身钢针似的威力强大的刺毛,可以使豪猪与同伴之间永远“保持相当的距离”,更在于它“潇洒悠闲”“不慌不忙”、极端“镇静”的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而后者才是豪猪“绅士风度”的主要特征及其被称为“森林绅士”的根本原因。3、文章的讽刺意味表现在什么地方?文章通篇采用讽刺、调侃的笔调完成叙述、描写,讽刺意味强烈。作者把豪猪称做绅士,把豪猪与绅士巧妙联系,极有讽刺意味。同时,文中充满讽刺意味的具体描写也不少,如第二段写道:“不过豪猪的刺还是有形的,绅士之刺则无形,有形则长短有定,要保持相当的距离总比无形者好办,而这也是摹仿豪猪的绅士们‘青出于蓝’的地方。”作者以有形的豪猪之刺衬托无形的绅士之刺,深刻地揭示了绅士们虚伪狡猾的丑陋面目;同时,绅士与豪猪本无关联,文章却认为绅士们摹仿豪猪,而且“青出于蓝”,从而对现实生活的绅士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现了作者对绅士们的憎恶和轻蔑。第九段写道:“但正像我们的可敬的绅士们尽管‘得天独厚’,优游自在,却也常常要无病呻吟一样,豪猪也喜欢这调门。”再次以豪猪比拟绅士,形象地刻画了“可敬的绅士们”无病呻吟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他们装腔作势虚伪透顶的丑陋本质。4、拟人方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本文虽然篇幅不长,却综合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其中拟人方法的运用尤为成功。无论是描写豪猪的形态、动作等外在特点,还是揭示豪猪绅士风度的内在本质,作者都充分使用了拟人方法,如“矮胖胖”的体态、“方正而持重的面孔”“踱着方步”“不慌不忙”“潇洒悠闲”的风度、“很有教养似的边走边哼”“在‘待人接物’上多么有分寸”“宛然是一位乐天派”“好比穿了件救生衣”“方正而持重的脸部照常一点表情也没有”等都十分精彩。这种把动物人格化的拟人方法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审美性,取得了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