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三学科语文主备教师授课教师备课组长课题6、生命与和平相爱课型第课时第周学习目标1、会文章语言凝重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2、课文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方法。3、犹太人的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民族精神,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重点难点1.重点(1)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2)概括出戴维的优秀才能,并进一步归纳出其优秀才能的根源。2.难点体会文章语言凝重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学法指导阅读、理解、讨论、交流教学媒体教学活动及语言一、【自主学习】1、了解电影《索菲的选择》、《辛德勒名单》的情节内容,了解犹太民族的苦难历史。2、课前收集作者铁凝介绍资料,了解其创作历程。3.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煞(shà)有介事杀戮(lù)纳粹(cuì)锲(qiè)而不舍兴致盎(ànɡ)然深谙(ān)娴(xián)熟侃侃(kǎn)而谈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有什么了不起。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娴熟:熟练。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二、【合作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马克思、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伟人肖像图】提到爱因斯坦、马克思、海涅,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你们知道吗?他们都属于同一个民族,犹太民族,那么犹太人究竟是怎样的人,这个民族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散文,了解犹太人,走近犹太民族。2.了解作者铁凝,当代女作家。1957年9月生于北京,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短篇小说《哦,香雪》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二)进入课文学习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读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2、读课文,找出课文能清晰地表现作者写作思路的几个关键句子,理清结构。【明确】关键句子“这个对语言有着特殊敏感、对一切新鲜事情兴致盎然的青年,尚不满28岁,何以句别一旦向往,便锲而不舍地追求的气概与能力。”第一部分(1)写犹太民族被杀戮的历史和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里,引出戴维其人。第二部分(2—6)介绍戴维的语言才能和其他多方面的才能。第三部分(7—18)拨寻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3、“说说我眼中的戴维展开”,“戴维为什么会具有优秀才能”等问题展开讨论。【点拨】眼中的戴维:精干、灵活、天真、快乐、冷静、成熟。根源:家庭环境与社会教育,成长里程等,注意议论语段。4、开头为什么从犹太民族被“迫害”“杀戮”历史写起?【点拨】开头从写犹太民族被杀戮的历史和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力,来引出了戴维其人。这样为写犹太人的民族精神设置“历史背景”,为写民族精神张本。同时,把犹太民族被杀戮的历史与民族生机勃勃的创造力进行今昔比照,以引起读者对戴维和他的民族的“巨大创造力”的源泉何在的思考。5、构思精巧,写作上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在艺术上有那些方面较有特色?※借鉴“以小见大”的写法本文探寻戴维这个优秀人物的成长经历,以此引出犹太民族的智慧与文化。戴维的语言才能似乎是个奇迹,对于犹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而言,成的成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犹太人文化的伟大成就正是由无数戴维这样的有志人物完成的。文中写到了家庭、学校、父母对戴维的教育方式,都体现了犹太民族的教育智慧。戴维的父亲用希伯来语教作者说“生命”“和平”这样的细节,也体现了犹太民族的理想。※品味凝重的语言文章语言朴素而凝重,看似平淡的句子,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很是耐人寻味。如戴维通常以“后来一切都好”这句子话作为文章的结尾,看似幼稚,却表现了人类善良的天性,体现了一个孩子“简单的好心”,也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愿望。作者用它结尾,既赞扬了戴维这种美好的感情,也体现出作者的向往。作者希望戴维的埋在地下的愿望与“生命”“和平”有关,是因为在对戴维的了解过程中,她自己也已经被“生命与和平相爱”这样的精神所感动,连用的5个问句,其实已经展示了戴维成长的人文环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