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文本,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2、准确理解“一双手”的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文本。1、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手牵手》,然后说说歌曲中“手牵手”表达什么意思。2、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握握手。今天就通过我们的合作来学习课文《一双手》。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初步了解文本内容。1、放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一双的手。2、(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同学们,就让我们来仔细品读这一双手。归纳,说出。三、精读课文。1、出示问题:请你围绕“本文所写的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两个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2、组织学生展示所批注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就圈点批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评论。(用实物投影)3、教师把自己的批注内容展示出来。(侧重如何多角度的写手这一难点内容。)圈点批注展示,评价。记录,归纳。四、拓展练习。1、出示两则资料,请同学们说感受,引导学生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介绍两个人物:杨利伟;钟南山。并出示颁奖词。请同学们借鉴着写一段话。3、引导学生交流写的习作。(教师注意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五、总结本课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2、讨论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得失,提出以后语文学习的建议。六、课后作业:1、仔细观察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2、就本文写作的一个方面,为本文写一段“总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