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派qiǎn()xùn()职纯cuì()niān()轻怕重狭ài()tuí()唐和mù()yǎn()旗息鼓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2分)A.萧索潜滋暗长不屑置辨B.溃退惟妙惟肖举一反三C.潮讯莫名其妙德高望重D.谦逊为富不人重峦叠嶂3.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随风潜入夜,。(2),草色入帘青。(3)但使龙城飞将在,。(4),铁马冰河入梦来。(5)旧时茅店社林边,。4.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10分)(1)《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3)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的人,一个的人,一个脱离了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4)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并将正确排序的序号依次写在方框里。(3分)⑴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了,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⑵在草原上,鹿吃草而被狼吃。⑶然而事实不是这样。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物链的任何一环都不能被破坏。⑸所以,狼吃鹿虽然表面上对鹿不利,但实际上对于鹿的种族延续是起决定作用的。⑹如果把狼这一环去掉,照理说对草不会有什么影响,而鹿应该生活得更好。正确的排序是:□□□□□□语言表达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分)王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王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谢谢你的表扬。”随即将纸团拾起来,送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王娜的话得体吗?为什么?7.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课内同步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武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8.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指出第一段中的三个“这”字,一个“这种精神”各指代什么?(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第一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3分)()A例证法B引证法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11.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第二段中作者把白求恩与一些人对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句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