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2.以《找到快乐的波斯猫》为题编一段故事。3.分角色朗读,更深地体会“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积累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会写“决、波、温、软、睡、寻、算”7个字和认识偏旁:横山头。教学难点:会用那7个生字分别说一句话。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2.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回忆: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波斯猫怎样做才会找到它的快乐昵?找到快乐的波斯猫是怎样的呢?(把自己编的故事说一说)(二)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1.把课文和自己遍的故事结合起来,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并演一演。2.选四个好的同学在同学们前面演一演,其他同学评一评。(三)展练习,拓展思维1.燕子觉得()很快乐,蜜蜂觉得()特别快乐,青蛙觉得()是他最大的快乐,使我明白了()才是真正的快乐。2.牛伯伯觉得()很快乐,清洁工人觉得()很快乐,()觉得()很快乐……3.给课后第3题的句子加上标点。4.我想对波斯猫说:“。”(四)书写,运用生字。1.读一读要求写的字,并说说这些字的哪些偏旁你是认识的,哪些是你不认识的。(学习偏旁:横山头)2.自主识记生字3.指名说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运用它来组词,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4.自主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班内讨论如何书写。5.指导书写,让学生描红,再独立书写。(五)自主积累词语。把你在这课中学到的词语填在“词语花篮”里,并读一读。板书设计:23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决定波纹温暖柔软睡觉决决心波波浪温温饱软软弱睡睡眠坚决波动温和软绵绵睡袋寻找计算寻寻觅算计算寻死算计教学反思:《没有快乐的波斯猫》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最后还是不明自快乐是什么。而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下的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1.以读为主,以学生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我就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理解燕子造窝、蜜蜂酿蜜、青蛙捉害虫的辛苦。体会他们快乐,明白波斯猫为何不快乐及值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并且我在教学中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自己对“燕子、蜜蜂、青蛙为什么觉得快乐。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快乐”的理解。学生因为对课文熟悉了,有的学生就说:“燕子一口一口地衔泥来造窝,创造窝的过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乐。有有的学生就说一“燕子的窝是自己造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才得到的,所以它很快乐。”有的学生说:“蜜蜂通过千千万万朵花中才来花粉,才可以酿成蜂蜜,他劳动得很辛苦,并且它的劳动创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别快乐。“有的学生就说:“青蛙一天到晚蹦来蹦去捉害虫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帮助人们保卫庄稼,知道劳动有了回报,就觉得是它最大的快乐。”有的说:“波斯猫不劳动,总依赖主人给它东西吃,所以它不会觉得快乐的。”……这样,通过读、说,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2.让学生精读课文有关段落,学会品词品句,读有所悟。“抓住关键词语读好句子”是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老师先出示句子问学生:句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机械性的教学令学生索然无昧。所以我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时,我就让学生按要求找到句子并划出,然后让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在读句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学生读得好,说得更好,一位女生说,她从“一口一口”体会到燕子衔泥造窝的辛苦;另一男生从“千千万万”感悟到蜜蜂采蜜酿蜜的辛劳,读时声情并茂。老师再用资料补充:一只蜜蜂往返飞行10次,采集1500多朵花才酿成一滴蜂蜜。此时,学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饱含激情的朗读至今另我难忘。有了以上两句句子教学基础,学生自然而然读出青蛙整天蹦来蹦去捉害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