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2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2
散文家谈散文教学目标: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4、结合中考散文阅读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独特的感受和独到见解。2、了解散文鉴赏知识。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导入课文:我们上一堂课学习了郭沫若的《白鹭》,你对本文有何感悟?同学们各抒己见。二、阅读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看一下作者是如何来欣赏的。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晓雪的感悟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里,然后认真研读晓雪的文章。1、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边读边理解晓雪是如何来评论这篇文章的。2、掌握文章的思路。这篇随笔式的评论文,作者晓雪一开始表白了自己关于散文的随意性和多样性的见解,并在第二段列举了一些作家的艺术风格,这一方面有力支撑了作者上文提出的观点,同时也为下文对郭沫若的散文风格作了一个铺衬。写其他作者的不同风格,这是从“面”的意义上进行比较的,最终他还是要落实到郭沫若这位作家的“点”上。因此下面就写了郭沫若散文的风格,指出他除了“豪放激越,气势磅礴”的一面之外,还有“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面,而且后者是自己更喜欢的,最后落实到《白鹭》上来。第四段是本文的核心,它指出了《白鹭》一文的写作特点。这就是文字上是“非常精彩、极其简练”,感受上则是“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对于具体的描写白鹭,晓雪以引用原文的方式表达,好像也只有引用原文才能证明“绝妙的描绘”所达到的艺术境界了。以此来表达对郭老的赞叹之情。五、六两段引用姚鼐和莱辛的文字,目的在于强化注重阅读感受的一种阅读方式。姚鼐主张以阳刚和阴柔来区分文章的风格,引文部分则说明了一种“柔婉”风格散文的艺术魅力。晓雪引用这段话是为了说明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体现了他“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这篇文章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最后引用莱辛的话和《白鹭》原文,反过来赞美《白鹭》一文,看似轻而易举,实则颇具匠心。三、总结教学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13《散文家谈散文》(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