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课外阅读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9.“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只写序号)。(2分)10.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B.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C.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D.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2分)译句:12.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2分)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二)(8分)9.(2分)③10.(2分)D11.(2分)对于贫弱的人,用仁义抚尉他们(用仁义安抚贫弱的人)12.(2分)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阮(ruǎ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县。③何„„为:干什么。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⑴意欲借而不敢言⑵借者无不皆给⑶阮后闻之⑷遂焚之25.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26.这个故事表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3分)(三)24.⑴想⑵都⑶(有人)想借车而不敢借这件事⑷车25.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26.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评分标准:第24题4分,每小题1分。第25题2分,大意对即可。第26题3分,言之有理即可。2007嘉兴(三)锅巴救命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25、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3分)(三)23、(1)喜欢、爱好(2)经常、常常(3)在(4)跑24、陈某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了,就带着锅巴参战。25、参考示例:(1)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3)百善孝为先(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会感恩等意思近即可。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一(2)题。(6分)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①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②罢:通“疲”。(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①天又雨,公将焉之?译: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2)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2.以下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题为“新嫁娘”的诗,写的是一位新媳妇下厨烹调的故事。结合注释,细读全诗,发挥想象,请从四句诗中任选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