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教案设计老河口市第八中学刘军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2、能利用菱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学生动手剪纸折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教学难点:菱形性质在实际问题的应用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探究法教具准备:菱形拉花、长方形纸片、剪刀、平行四边形得到菱形的演示模型。教学过程:一、出示拉花,创设情景从同学们过生日PARTY的环境布置导入。师:情景展示拉花,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剪图形,让学生回答剪出的是什么图形?生:平行四边形。师: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生:通过度量、折叠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大小有什么关系?师:这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我们把它叫做菱形。二、模型演示、熟悉图形1、教师通过模型演示,得到菱形概念。2、比较平行四边形得到矩形、菱形所需的条件。三、合作探究,发现结论师:1、通过刚才剪出的菱形,在中间再根据自己的爱好剪出一些图形,就成为美丽的拉花。2、根据本组剪出的菱形,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能什么发现结论?根据小组的发现,师引导:1、四条边的大小2、两条对角线的关系3、对称性4、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师:板书: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师小结: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垂直2、菱菜具有矩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D、对角相等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已知BD=6cm,AC=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四、出示例2如图,菱形花坛ABCD边长为20m,∠ABC=60°,沿菱形花坛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2)。300≈17.321、学生读题,理思路,教师点拨,学生说思路。2、出示解题过程。3、教师小结出计算菱形面积的简便方法(板书:S菱=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及利用菱形的特性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4、形成性练习(指生到黑板前说解题思路)五、学生谈本节自己学到了什么?六、出示教学目标。七、(供选,拔尖提高,思考探究)。八、作业:课本113页第5题附:板书设计菱形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例题分析学生练习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1、2、菱形的对角形互相垂直,并且2、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3、S菱=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4、联系实际探究新知《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片断与简析老河口市第八中学刘军片断一:师:很多同学都到电影院或礼堂去看过电影。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电影院或礼堂中是如何找到自己座位的?生1:我是根据电影票上的座位号找到的。DACBOBCADO生2:我是根据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先找到我的座位在哪一排,再找它位于这一排中的第几号。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简析:新课的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热爱的事例,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片断二: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这是老河口市八中一(3)班的座位表,你们从这个可表可以知道哪些信息?生1:我可以知道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生2:我可以知道全班每位学生在教室里所坐的位置。师:谁能告诉大家,小明坐在教室的哪个位置?(教师板书小明在第三组第二排位置)师:如果老师把1、2与3、4列中间作为Y轴,4与5排中间作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说明“某某”学生所在的确切位置,从而导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点的位置,即用“有序实数对”来确定前一个数表示横的方向表示的数(横坐标),后一个数表示纵的方向表示的数(纵坐标),进而引入X轴和Y轴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象限及每个象限点的坐标表示方法和坐标特征。简析:由学生的座位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同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片断三: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我们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