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语文下册 2《龟虽寿》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语文下册 2《龟虽寿》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
七年级语文下册 2《龟虽寿》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
七年级语文下册 2《龟虽寿》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
《龟虽寿》教学目标:1、背诵全诗。2、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3、体会并学习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体会并学习诗人在诗中表达的乐观自信、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世说新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次喝完酒后,就咏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以铁如意击打酒壶,以致于酒壶全部缺了口。王大将军为何对这段文字情有独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曹操的《龟虽寿》。二、介绍作者及背景1、学生介绍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2、介绍背景《龟虽寿》是《步出夏门行》的则是最后一章。这两首诗遥相呼应,写下《龟虽寿》时,诗人已经53岁了,他的北征虽然历尽艰辛,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他在为新的胜利所感奋和鼓舞,一面又清醒地认识到,大业未竟,任重道远,应当乘胜前进,不断进取。(汉朝人的平均寿命:24——27,西汉平均寿命二十岁;东汉平均寿命二十二岁。)三、朗读诗歌,纠正字音。1、听范读,教师明确字音。2、学生自由朗读。3、齐读诗歌。四、研读诗句,品味赏析1、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明确: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他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明确: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写诗时诗人已经53岁,因此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老了,但仍然有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于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但一颗雄心不会消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不会停息。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明确: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身心修养得法,乐观豁达,就能够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4、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明确: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五、感悟情感提问:全诗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明确:表现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寿命不全由天决定,主观努力也起作用的积极奋发的精神。六、拓展积累积累下面表现年老仍壮心不已的句子: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宋)陆游《书愤》七、作业:1、熟背本诗,并能理解式默写。2、读《三国演义》多角度了解曹操其人。板书设计:龟虽寿曹操神龟、腾蛇为喻寿命有限老骥、暮年自况继续奋斗在天、永年否定延年益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册 2《龟虽寿》教案 长春版-长春版初中七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