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沉香救母(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运用练习3的词语复述课文。三、教学环节设计:1.在整体感知环节,结合生活经验体会理解词语内涵,借助多种方式认读生字词语。2.在精读感悟环节,抓住生活中的情感经验,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3.在回归整体环节,让学生先复述一下课文,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然后配乐朗读课文。还有书写指导环节,让学生自主观察捕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生字的书写技巧。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听歌曲,导入新课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宝莲灯》。剧中那个勇敢的小男孩和大家差不多年纪,你知道他的名字吗?(沉香)他为了救谁苦练功夫?(他的母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故事。2.小朋友,课文中有许多生字朋友,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3.电脑出示四组词语:(学生大声自由地读)告别爸爸恨不得1寒冬腊月盛夏酷暑习武练功腰酸背痛叹了一口气含着眼泪美丽善良女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4.这个故事中除了小沉香,还有那些人呀?5.指名学生回答:(沉香的爸爸、沉香的妈妈、二郎神)6.动脑想一想,屏幕上哪些词是用来描写小沉香的?其他词语又是描写谁的?7.指名学生回答。8.分角色读词语。(第一组:指名四位学生的。第二组:男生读小沉香的,老师小沉香爸爸的和二郎神的,女生读小沉香妈妈的)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小沉香请过来了(出示沉香彩图)谁来说说小沉香长得怎么样?(指名两到三名学生回答)2.小沉香多么可爱,多么活泼。可他却从来没有见过妈妈,这是怎们回事呢?让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轻声读一读有关他的感人的神话故事。3.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电脑播放悲伤的背景音乐。)4.提问:小朋友,这是一篇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读完故事你知道了什么?(电脑出示:读了《沉香救母》,我知道______________。指名学生回答:讲述了沉香从父亲的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5.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沉香童年的不幸:(1)小沉香只有八岁,比你们还小,他小时候是怎么生活的呢?(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电脑出示:第一自然段)(3)指名学生回答。(电脑出示:沉香一直_____________,却从来____________。我觉得小沉香_____________。)(4)“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小沉香没有妈妈的疼爱,心里一定很难过。(5)男生和女生比一比,谁能把小沉香难过的感受读出来。6.精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沉香内心的难过和气愤。2(1)小沉香看到身边的小伙伴都有妈妈,他是多么想知道自己的妈妈究竟在哪里?一天,沉香问爸爸:“我怎么没有妈妈呢?”爸爸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2)请同桌的小朋友演一演:沉香父子之间这段感人而伤心的对话。尤其要演好“再三追问”这个词。(3)指名学生表演。(师生同台表演:老师演沉香的爸爸,学生演沉香)(4)指名学生读句子。(电脑出示:“一天,沉香问爸爸……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5)小沉香从父亲的口中知道了美丽善良的妈妈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他心情怎么样?请你用空心圆圈画出来。(6)指名学生回答。(电脑出示:沉香听了,心里有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山就去解救妈妈。)(7)老师仿佛也能感受到小沉香的难过和气愤,你能说小沉香为什么难过和气愤?(8)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