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考试说明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考点一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①现状:人口出生率和明显下降。②前景:a.特点:,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b.目标:实现人口与的协调发展。(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图10-32-1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连线)生态环境问题原因①全球气候变暖a.氟利昂等②臭氧层破坏b.SO2、NO2等③海洋污染c.CO2④酸雨d.植被破坏⑤土地荒漠化e.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⑥生物多样性锐减f.石油泄漏理性思维1.[归纳与概括]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根据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实施该政策的意义是什么?2.[归纳与概括]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人口增长与自然种群数量增长的比较(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图10-32-2所示。图10-32-2(2)人口增长不同于自然种群数量的增长,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因为人口的增长还受到国家政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2.水体富营养化分析(1)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如图10-32-3所示。图10-32-3(2)引发的后果:产生“水华”(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在海水中)。角度1考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如图10-32-4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据图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A.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B.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C.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图10-32-4D.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2.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人口过度增长发生有密切联系角度2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治理分析3.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①~⑥现象中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①沙尘暴频发②雾霾天气③火山爆发④温室效应加剧⑤酸雨⑥湿地内物种减少A.①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⑥4.[2017·河北邯郸一模]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C.温室效应是由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考点二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层次、物种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食用、药用、旅游观赏、文学艺术创作。(2):调节气候、涵养水源。(3):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措施(2)关键:协调好的关系。(3)反对地开发利用,提倡“就是最好的保护”。4.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1)内涵:追求的是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2)实现措施:保护,保护,建立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理性思维[归纳与概括]一定规模的蒲公英可美化环境,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何种价值?麻雀数目的增多,导致蛇的数目也增多,但蛇增多后,麻雀数目受到抑制,这反映了什么调节机制?同时也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何种价值?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分析图10-32-5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图10-32-6(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1.[2017·广东湛江二模]大麦麦秆放进水中会腐烂释放出抑制藻类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凤眼莲能分泌物质促进水中藻类植物的叶绿素的分解,利用以上原理可以降低水华的发生。以下推论正确的是()A.凤眼莲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凤眼莲可降低水华的发生,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为了监测水华的发生,可采用抽样检测法对藻类进行计数D.用大麦麦秆治理水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