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学校:五星街道和迪小学年级:四年级教师:刘亚亚联系电话:85866011《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探索型的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以及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征、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将本节课的目标制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技能目标:(1)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拓展性问题;2、能力技能目标:(1)通过测量求和法、拼凑法、分割法等,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2)知道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能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3)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乐趣,通过教学中的活动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三)教学重、难点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并不陌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学生几乎都能回答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的是“内角”的概念,如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此本节课我提出的教学的重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测量求和法、拼凑法、分割法等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因为《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四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三、说教学过程我以引入、猜测、证实、深化和应用五个活动环节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行数学的思考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一)引入呈现情境:运用故事导入,通过三角形王国中三角形哥哥和三角形弟弟的争论,到底谁的内角和大的问题引入课题。【设计意图】创设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二)猜测提出问题:两个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找出规律,提出合理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验证1、测量求和法:请学生每人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接着用量角器量一量,然后把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算一算,看看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拼凑法:利用平角是180°这一特点,启发学生能否也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平角?请学生同桌合作,从学具中选出一个三角形,撕下来拼一拼。3、分割法:根据长方形的内角和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每个直角90°,那么长方形的内角和就是360°,每个长方形都可以平均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从长方形的内角和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而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规律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内角和与平角、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等知识联系起来,并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把握好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整个探索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四)名人小故事(出示帕斯卡的资料)师:帕斯卡为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们以后学习的知识中,也有很多是帕斯卡发现和验证的,他12岁就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我们同学还没到12岁,看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探索和发现。【设计意图】通过帕斯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