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湖北省谷城县冷集二中李海波“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写作文是一件头疼的事,因为他们的见闻和积累太少。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好作文,教师应该交给学生一些方法。我们都知道,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实际,找准契机,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一、紧扣题目指导学生学会命题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先写作文内容后加题目,结果一慌张,连题目都没了。我们都知道,眼睛是人的心灵窗口,而题目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能使文章增辉添彩,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重视对文题的推敲锤炼。学生不知道怎样给作文加标题或是题目平淡,是作文的一大障碍,针对此种情况,我在阅读教学中特别给学对文章题目进行了归类分析。题目点明时间的,如《秋天的怀念》,点明地点的,如《芦花荡》,点明人物的,如《王几何》《孔乙己》,同时告诉学生这类题目以写人为主,让学生得出了《我的老师》《同桌》等相关题目;点明事件的,如《湖心亭看雪》《范进中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心声》,让学生明白概括自己的作文内容来给作文加标题;以事物作为线索的,如《风筝》《背影》《纸船》,同时给学生分析了这类题目的作用及加标题的方法,学生获益匪浅;点明中心的,如《乡愁》《我爱这土地》,让的学生在题目之中流露自己的情感。当然这类题目有时不是截然分开的,可以根据需要来组合,重在让学生明白标题一定与内容相关。除此之外,还应让学生运用比喻、象征、引用等拟题法进行拟题中学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题目可谓各呈异彩,只要教师平时多注意引导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学,学生也能拟出好的文题。二、抓好课文开头和结尾进行写作指导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尾结的好,收束有力,并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而我们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开头不是过于突然,对所要要记叙的人和事缺少必要的交代,就是绕大弯子空发议论。或无的放矢地去写景抒情。结尾不是匆匆收场,就是画蛇添足,或空喊口号,或拖泥带水。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好的开头和结尾可以作为范本,如开头:(1)景物描写式,如《芦花荡》这种开头的方法能让学生写一些细腻的触景生情的作文;(2)引用式,如《说屏》,这种方法能增添作文的文采,引起的者的兴趣;(3)开门见山式,如《散步》《背影》,这种开头方法直奔主题,避免学生写作走弯路;4场景描写式,这种方法写出的作文有突如其来的感觉,紧扣读者的心弦。结尾:(1)首尾呼应式,如《化石吟》,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学生的作文结构不完整;(2)自然收束式,如《王几何》,这种结尾有娓娓道来的感觉;(3)抒情议论式,如《海燕》,这种方法能够点明主旨,深化主题,能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4)描写式,如《紫藤罗瀑布》,这种方法结尾有委婉意犹未尽的感觉。在教学时可以结合这些典型,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体会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学习到不同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教材中的开头和结尾的方法远不止这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指导。三、品味优美语言潜移默化指导写作语言的运用在写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课堂学生作文,其语言实在令人担忧:要么不通顺,要么平淡无奇。课文中好的句子和词语比比皆是,我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对语言进行学习和借鉴,运用揣摩、仿写、造句的方法,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精彩句段,运用词语造句,重点从修辞的角度让学生去感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丰富。如教读《春》一文时,我在课堂上专门引导学生体会并仿写文中优美的写景句,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养成习惯,让学生多说,多写,学会运用语言。四、抓表现手法和构思指导写作语文教材中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象征、侧面描写、对比、渲染、衬托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一些适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在教学《荷叶母亲》一文时,我重在让学生明白象征手法的运用。它属于一篇托物言志实题虚写的文章,实写多而虚写少,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