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3.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朗读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探究人和动物的关系。[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的强烈的情感。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查找有关资料。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导入新课《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文中写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琪、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6年前发生的南京“7.31”空难,在清理现场时,人们发现有位叫贡红梅的年轻妈妈双手还紧紧抱着一个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预定情境。9个月的婴儿,在20多个幸存者中,婴儿伤势最轻。这些动人的瞬间凝固成了古老而永恒的丰碑,折射着圣洁的爱的光辉。还有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新疆克拉玛依的那场大火。在那次火灾中,有些人为了个人的生命安全,迅速逃离了现场。但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在烈火中奋不顾身抢救学生的人民教师。他们完全可以迅速撤离现场,但他们头脑中只有一个信念——“把孩子救出去”。火灾现场的40多名教师中,共有36人遇难。这些爱的篇章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同时,这也是一曲曲生命的赞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沈石溪写的《斑羚飞渡》,领略一下动物世界里极其悲壮的一幕。整体感知一、1.以斑羚导入新课。2.齐读“自读提示”,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3.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勾画出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解词。生字:斑羚对峙蹿跳斑斓骚动娴熟悲怆生词:对峙进退维谷飘渺眼花缭乱心甘情愿4.细读全文,生动地复述这个故事。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5.熟读全文,结合复述的内容划分课文结一名同学先读然后齐读背诵重点词语速读全文,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字词积累训练分析能力构层次。第一部分(1—2)交待了一群斑羚被逼到伤心崖的绝境上。(飞渡前)第二部分(3—16)写镰刀头羊带领种群用牺牲老的一半,换取小的一半生存的方法。(飞渡时)第三部分(17)写镰刀头羊悲壮的走向死亡。(飞渡后)问题探究品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从哪可以看出斑羚已陷入绝境?(2)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的斑羚此刻会是怎样呢?镰刀头羊表现如何?文章重点抓住哪些进行描写?(3)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4)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体会: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5)找出文章议论抒情的语段,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样?(6)讨论本课的中心思想。点拨:(1)文章开头设置了悬念,“逼”“伤心”等字可看出。第二段中形象的比喻(对山的),斑羚的跳跃能力等可看出斑羚群已无路可逃。(2)文章从外形、神态、动作、叫声等方1、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同学合理搭配,由阅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负责,充分讨论并记录。2、根据讨论记录回答问题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面,重点刻画了镰刀头羊的形象。(3)作者采用详写一对,略写其他的方法,清楚而重点突出地写出了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半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4)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它的作用是:①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②烘托飞渡的气氛,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③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5)议论抒情的语段,表达了作者浓郁的溢美敬重之情。(6)本文通过对斑羚的细致描写,热情赞颂了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甘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歌颂了斑羚的身上所体现的可贵的整体精神。小结这篇课文描写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