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试题答案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方向如图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A.a变大B.a不变C.a变小D.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变化的趋势分析:正角分解F(设F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随F的增大而增大,答案为A。15.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欲使一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释放出一个电子而变成氢离子,该氢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至少是A.13.60eVB.10.20eVC.0.54eVD.27.20Ev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使氢原子由能级-13.60eV跃迁到能级0增加的能量,答案为A。用心爱心专心16.如图,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A.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B.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C.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分析:根据能量关系,靠近时一定相互排斥,则线圈的上方为N极,由右手螺旋定则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答案为B。17.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极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平衡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则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带电质点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是不变的,由匀强电场得增大一定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质点必向下加速运动。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答案为D。18.两种单色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分别为θ1、θ2,已知θ1﹥θ2。用n1、n2分别表示水对两单色光的折射率,v1、v2分别表示两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则A.n1﹤n2,v1﹤v2B.n1﹤n2,v1﹥v2C.n1﹥n2,v1﹤v2D.n1﹥n2,v1﹥v2用心爱心专心分析:根据临界角的概念以及光在介质中的速度,正确答案为B。19.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分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在绝热膨胀过程中。由于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小,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答案为D。20.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为三个质元,a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c正向上运动C.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平衡位置D.该时刻以后,b比c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分析:a正向上运动使波峰向右移动,则A正确。b与a为同一波沿上的质元,振动方向相同,而c与a振动方向必然相反(向下),C正确。答案为AC。21.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用心爱心专心分析: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化简得,。则,,答案为AD。第Ⅱ卷22.(17分)⑴用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mm。分析:螺旋测微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的示数分两步:由固定刻度读出整毫米为8mm(应注意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然后由可动刻度读出小数11.6×0.01mm=0.116mm(6为估读位),所以答案为8.116mm。(5分,在8.1160.002范围内都给5分)⑵利用图中给定的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