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概念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低,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一时比较难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通过这样的设计,让二年级的孩子在实践操作中获知、理解“平均分”这一概念的:师:用多媒体出示一盘6个桃子。提问:你来试着分一分,可以有多少种分法?(孩子们看看图示,看看老师,有的已开始议论)(师:(再顺势提示)我们用一个小圆片表示一个桃子,每个小朋友数出6个小圆片代表6个桃子,然后安学习分组边讨论,边进行分。然后想想分的方法。(每个学习小组开展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5分钟后,教师让每组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来摆一摆,展示每组讨论的情况。教师板书:学生A:每份3个,○○○○○○学生B:每份2个○○○○○○学生C:每份1个○○○○○○学生D:每份6个○○○○○○学生E:分成2份○○○○○○学生F:分成2份○○○○○○学生G:分成3份○○○○○○学生H:分成3份○○○○○○师:仔细观察上面的各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生:第一种每份3个,一样多;第二种每份2个,也一样多;第三种每份一个,还是一样多。师:我们把每份分得个数一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概念。)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平均分”这一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