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广宇学校初一语文导学案班级:姓名:第一学时《狼》学习目标: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3、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4、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学习重点:目标2、3、4学法指导: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2、分组学习、相互质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3、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文言断句,断句应根据句意来确定。4、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感受在困难面前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道理。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三分钟演讲,创设情境:要求学生讲一则狼的故事。教师讲解:狼可怕吗,表面上看,狼凶恶、狡诈,贪婪,但狼却没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只要动脑筋就一定会战胜像狼一样的恶人,下面就看《狼》这篇课文是怎么描述的。(一)自查资料查找关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以及《狼三则》的资料。(二)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zhuì()行甚远屠大窘()积xīn()其中苫()蔽成丘chí()担持刀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意暇甚()意将suì()入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2、填空。课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3、朗读课文。朗读文言文要注意正确断句。请对下列几句需停顿的地方用“/”标出。(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其一犬坐于前(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对字义和句义有疑惑的地方请用铅笔标出。学习研讨一、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二、合作探究,品味鉴赏。1、疏通字句义。(1)请说出你在字义或句义有疑惑的地方,让大家共同来解决。(2)请你将课文再逐字逐句理顺一遍,并记住“缀”、“驱”、“窘”、“顾”、“苫”、“弛”、“瞑”、“洞”、“隧”、“寐”、“黠”等文言实词和“之”、“其”、“以”、“止”、“矣”、“耳”等虚词的意思。(3)试用自己的话简述文章主要内容(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过程)。2、探究思考。(1)理清故事的情节(从屠户的角度来归纳)。(2)揣摩屠夫当时的心理和狼当时的心态,并概括出屠夫的性格和狼的特性。(3)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4)体会课文中对屠夫和狼的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作用,以及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第二学时《母狼的智慧》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并理解母狼的性格特征,感受母狼的智慧。2、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正确辨证的认识狼,进而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和处理问题。体会狼作为动物所具有的人性的一面,全面认识狼的兽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3、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目标1、2学法指导:1、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2、抓住相关段落,分析并理解母狼的性格特征。3、阅读相关“狼”的资料,结合人们对狼的普遍感受,重新认识狼。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查阅有关资料或合理并有效利用网上资源搜集有关狼的小故事。2、自读课文,完成后面练习。(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gōu()火黏()稠叼()伺()机抹平()兜()(2)、填空课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学习研讨(一)、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二)、合作探究,品味鉴赏1、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1)作者是通过哪些例子来具体体现母狼的智慧的呢?(2)找出课文中感人肺腑的句子或语段,细细品位其中的韵味,并尝试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向大家阐述你对此的理解。(3)概括出课文中母狼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2、探究思考:(1)比较蒲松龄《狼》与毕淑敏《母狼的智慧》中的狼,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2)蒲松龄《狼》中的两只狼,对于它们分工捕食的行为,你能从其中发掘出什么深意来?(3)老猎人说“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巩固练习根据你现在对狼的认识与感受,请你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狼”的小文章。第三学时学习目标:1、更为全面地认识狼及其生存价值。2、理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