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1.注意收集各种违法行为的典型案例;2.学会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违法行为及其危害;第2课时健康成长不能违犯法律课堂目标导航1.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危害和相应的法律责任。2.培养自觉守法的意识。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例举一些发生在你周围或你所知道的一般违法行为,并说说这些行为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民事违法行为如损坏别人东西,要负赔偿责任;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些赔偿都属于民事责任,等等。行政违法行为如骑车闯红灯,违反交通规则,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在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公共场所、公用设施、住宅楼涂写、刻画和擅自张贴小招贴等宣传品的,可以处以行政处罚;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件进行建设的,可以处以行政处罚,等等。○填一填:在我们生活中,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制裁。刑事违法行为就是通常所说的犯罪。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直接违反刑法规定,要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查一查:1.我国新刑法规定了哪些主要的犯罪类型?一、危害国家安全罪二、危害公共安全罪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五、侵犯财产罪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七、危害国防利益罪八、贪污贿赂罪九、渎职罪十、军人违反职责罪2.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八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法律规定,已满十四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课堂导学方案【与法有约】生:学习活动某校七年级学生郑某自小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音讯全无。年迈的奶奶靠卖菜抚养他长大。进入初中后,他迷恋上网,经常与几个“哥们儿”逃学上网。因为无钱上网,一天,他们在附近的铁路上拧下铁轨的螺帽、垫片、轴承等零件卖钱,被当地公安部门依法查获。想一想:公安部门为什么要查处郑某及其同学?师:教学建议1.用同龄人违法的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违法现象。2.答案:因为他们做出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我们生活中,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3.点评,然后小结:遵守法律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违犯法律不仅危害社会,而且还会损害自身的身心健康,于己、于他人、于社会都是不利的。【走进教材】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在我们生活中,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都是我们生活中的违法行为。2.不同的违法行为对社会活动危害程度和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师: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提炼归纳。2.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自己归纳的观点,并要求学生整理完善。3.师生共同探究: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小贴士:No.1一定要注意收集资料,通过对比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与区别来探究哦!No.2观点提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区别违反的法律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宪法等法律的行为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严重危害社会受到的惩罚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问题探究: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有哪些联系和区别?政制裁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说来,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感悟生活】生:学习活动辨一辨:下列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