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走向全面小康第1课时共同富裕的目标课堂目标导航1.了解我国的小康现状,知道共同富裕的重要性。2.理解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增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填一填: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查一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回什么事?它们有什么重大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2000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明确要求。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课堂导学方案【走进生活】生:学习活动今天,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老百姓渴望急需解决的问题?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师:教学建议1.采用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生活状况导入。2.引导和组织学生交流和感受我国的小康现状。3.点评,然后小结:可以说,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富而思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明确观点】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我国的小康现状。2.共同富裕的的地位、含义和要求。师: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观点。2.学生交流观点,教师评价、补充并要求学生整理完善。3.师生共同探究: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小贴士:No.1一定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联系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如,养老保险、合作医疗、新农村建设)来探究哦!No.2观点提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深入体验】生:学习活动再现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典型的(刻骨铭心的)生活情境(或是由教师提供问题探究: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同龄人的典型生活情境),然后认真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是: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对他自己经历过的或教师提供的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如以下情境)进行体验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2011年7月8日,由北方网发起的身边好人爱心接力活动的第19棒来到了天津市。来自全市的一千名余中小学生把崇化中学的羽毛球馆挤得人头攒动,同学们带着自己的“商品”来到“爱心跳骚市场”售卖,把自己的部分或全部销售所得通过“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项目,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为他们提供营养补助。子钰是小学五年级的少先队员,2010年她就参与了爱心跳蚤市场。今年她总结去年的经验,准备了自己五年级用过的参考书、习题集。见到记者,她自信地介绍:“新五年级的同学肯定非常需要这些,这样就可以变废为宝,既环保,又能帮助云南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让更多的小朋友吃到营养餐,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对此,你有何感悟?2.“感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