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的利用复习学案课题第十三章内能的利用课时本学期第课时日期本单元第课时课型复习主备人复备人审核人感知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3.了解热量的概念。4.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5.认识内能的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6.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7.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热和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2.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能量的转化及计算在中考时,主要的考查内容是: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会用分子热运动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内能的概念、内能的性质及内能改变的途径.比热的概念;水的比热较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热量计算公式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此外热量的计算还与焦耳定律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主要的考题有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判断生活实例中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最近的中考中,经常出现取材于现实生活实际的试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器材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启动课堂感知目标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方式,指导学生依据学案,明确学习目标。依据学案,明确学习目标自学导航自学文本基础知识〖本部分为大纲要求识记并掌握的部分,是你提高与应用的基础〗一.基础知识回顾: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1、阅读提纲中提纲中题目,解决相关问题。。本部分为大纲要求识记并掌握的部分,是你提高与应用的基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备标注自学导航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D、温度、热量、内能区别:就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班内讨论。采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总结结论避免死记硬背四、热量:1、比热容:⑴定义:⑵物理意义: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⑷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⑸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计算公式:Q吸=Cm(t-t0),Q放=Cm(t0-t)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Q吸=Q放(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二)、热值(三)、内能的利用1、内能的利用方式:⑴利用内能来加热;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