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二节树立宪法权威第2课时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课堂目标导航1.理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含义。2.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敢于同不法行为作斗争。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如果法律不被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律。○填一填: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执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查一查: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反腐败的力度,我国有哪些贪赃枉法的高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高官一:广东政协原主席陈绍基因受贿被判死缓。高官二:浙江省纪委原书记王华元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高官三: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受贿一审被判处死缓。高官四:天津市委原常委皮黔生因受贿等终审被判死缓。高官五:贵州省政协原主席黄瑶因受贿一审被判处死缓。高官六: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因受贿一审被判死缓。高官七:吉林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受贿案一审被判死缓。高官八:福建省委原秘书长陈少勇受贿被判无期。高官九:人大常委会预算委原主任朱志刚受贿744万被判无期。高官十:中核集团原老总康日新因受贿罪被判无期。高官十一:最高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被判无期徒刑。课堂导学方案【激趣导学】生:学习活动你身边出现过违法的现象吗?结果怎样?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学习方法:1.自学教材,自主归纳教材知识;2.善于与同学合作学习;3.联系社会热点进行分析。师: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热点案例,以此作为背景,创设情境导入。2.教师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形成共识。3.点评,然后小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还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走进教材】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执法必严的含义、要求。2.违法必究的含义。师:教学建议1.明确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2.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自学体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完成对教材的归纳。3.师生共同探究:怎样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小贴士:No.1一定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联系教材知识进行探究哦!No.2观点提示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将“违法必究”落到实处。违法必究,要求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遵照法律给予处罚不容许有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感悟生活】生:学习活动由学生呈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典型的案例(或是由教师提供一个典型的社会热点案例),然后认真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是: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对他自己呈现的案例或教师提供的社会热点案例(如以下情境)进行体问题探究:怎样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验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2001年至2007年10月,被告郑少东利用其担任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公安部部长助理兼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案件查处、职务晋升、就业安排等方面谋取利益,索取、收受他人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26万余元。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0年8月24日对公安部原部长助理、经济犯罪侦查局原局长郑少东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郑少东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郑少东一案,你有何感悟?2.“感悟”提示:上述案例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根本方略。这一案例说明我国的国家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同时也体现了违法必究,坚持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遵照法律给予处罚,不容许任何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点评,然后小结: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人有责,作为国家执法机关和执法工作人员要做到执法必严,对于国家公民来讲,无论地位高低,违反了法律都会受到追究,不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人物。【明理践行】生:学习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人人有责,作为一个小公民,我们应担当起自己的的义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努力做到:观念:行为:师:教学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