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目标导学]课题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新授课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的许多的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增强对地理的认识形成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2.通过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的关系,初步养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念。学习重点加深对“地理”的认识及其与生活、生产和风土人情的关系学习难点养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观念设计成员蒋勇、牟文建执笔蒋勇[自学质疑]一、解开地理之“谜”1、思考提出两个自己疑惑不解的地理问题。(P2活动题)2、了解“地理”一词的来源:我国最早出现的著作是,西方第一本专著是。3、凭你的理解,给地理下个定义。二、地理与日常生活1、日常生活通常指的是。2、思考P3活动题。3、通过学习和了解地理知识,可以提高对生活的。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生产建设:生产包括业、业、高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业等,建设是指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等。2、完成P5活动题1。3、生产活动受到的影响和制约,如果要建立一个葡萄酒厂,应建在产葡萄的乡村还是建在人多的城市?为什么?4、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考虑、和问题,“低地之国”荷兰就要靠来保护国土,因此定5月的第二个周六为日。四、地理与风土人情1、风土人情通常包括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等。2、根据你对风土人情的理解,举例说明(每人至少准备一例)。3、完成P5活动题2。[互动释疑]一、组内互动释疑二、师生释疑[反馈延伸]1、下列不能体现地理与日常工作生活的活动是()A.旱冰场溜冰B.雪地滑雪C.海边冲浪D.种植水稻2、关于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为了体现居民特色C.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住冰屋3、阿拉伯人穿白色长袍的原因是()A.比较干净B.防沙隔热C.漂亮时尚D.宽大舒适4、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自然风光的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以下属于风土人情的是()A.良田万顷B.白雪皑皑C.狂欢节D.沙海茫茫5、要想建一所小学,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居民居住集中的地方B.交通便利的繁华地段C.风景秀丽的地方D.空气清新的地方6、下列活动不必运用地理知识的是()A.确定方位B.交通路线的选择C.城市规划D.室内体育锻炼7、“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A.日常生活B.农业生产C.交通出行D.工业生产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对气候的影响。A.地形因素B.人为因素C.土壤因因素D.水文因素9.2010年的国庆节,玲玲班的同学要到上海参观世博会,请你想一想,玲玲她们应了解哪些方面的地理知识?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赤道地区的绝大多数居民一生中从未亲身经历过下雪天气。材料二两极地区随处可见皑皑白雪和巨大的冰山。材料三世界上的许多高山上都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请以上三同材料,提出三个地理问题,并做回答;(1)问题:回答:(2)问题:回答:(3)问题: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