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耀中华》导学案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增强民族自豪感2、能力: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一脉相通,增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3、知识:民族精神的形成、基本内涵、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重点: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难点: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导学流程:情境导入和学生共同回顾近年来我国取得的成就和面对的困难,如神七飞天,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5.12汶川地震,云南干旱,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我们能够取得成就,战胜困难靠的是什么?导入新课。明确目标学生自己看懂学习目标即可预习检测1.分组交流名言警句,历史人物故事等材料,寻觅中华儿女的奋斗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中华文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古老而又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3、在整个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地球村”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方式:自查,互查,小组查,并及时把出现的问题展示反馈。展示反馈各小组展示预习成果,反馈出现的问题。合作交流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可采取先由学生自主解决,解决不了的有两个学生合作解决,两人解决不了的有组内合作解决,最后再到班内讨论解决的方式解决问题。活动探究,精讲点拨1.议一议: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起了什么作用?2、图片展示:1、云南旱灾2、玉树地震3、甘肃舟曲灾害问题讨论:面对国难和灾害,中华民族是怎样共度难关的?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见解。3、展示图片:1、成功举办奥运2、“神七”发射成功3、成功举办世博会思考问题:看到以上场面你有何感受?课堂小结请你采用不同形式把握本课的所学知识。如构建知识树,谈感想,顺口溜等。课堂达标1、下列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③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立国之本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集中体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在抗击2010年的玉树地震中,我们重拾、重塑、再铸汶川抗震救灾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又一次战胜困难。这种精神()A.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B.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C.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D.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3、"团结诞生希望,凝聚产生力量"这句话说明()A.只要人数多,就一定能战胜困难B.只有中国才有民族精神C.有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可以一帆风顺的完成任务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在抗旱抗震抗洪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必将在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大放光芒.之所以要弘扬这些民族精神是因为它们()①、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②、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③、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④、能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B.勤劳勇敢C.爱国主义D.爱好和平6、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所形成的民族精神有()①大庆精神②长征精神③延安精神④抗洪精神⑤载人航天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⑤7、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材料二: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每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期间,各地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综合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设立"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有何意义⑵请你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设计几条宣传用语.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天,民族精神起着怎样的重要作用?《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学案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