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灿烂的文学》课内训练学案重点、难点重点:唐诗四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优秀作品难点:揭示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体现文学的时代性。课堂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知识归纳1.《诗经》——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1)《诗经》产生的背景:(2)《诗经》的内容:2.楚辞3.汉赋(1)产生:(2)特点:(3)内容:4.唐诗(1)概况:(2)唐诗的发展阶段及具体成就:如下表所示。阶段代表作品特点初唐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唐诗革新的先驱,强调诗歌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盛唐高适、岑参边塞诗雄奇壮丽、无畏的气概、乐观的精神、思乡的情怀和将士的苦乐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李白《早发白帝城》向往光明,追求自由;他的诗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意境深远,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杜甫“三吏”“三别”充满忧国忧民的炽热之情,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跌宕有致中唐白居易《秦中吟》《长恨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倡导诗歌沿着“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在艺术上追求浅显平易的诗风典型剖析【例1】下列关于《诗经》三个部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风是民间的歌谣B.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C.颂和雅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D.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例2】唐代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侧面和角度反映现实生活。造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繁荣B.科举考试的实行C.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D.中外文化的交流【变式训练1】唐朝名诗“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应出自()A.浪漫主义诗人B.现实主义诗人C.山水田园诗人D.边塞诗人知识点二宋词与元曲知识归纳1.宋词(1)宋词繁荣的原因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繁荣的物质基础;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文化娱乐生活;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2)宋词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词人艺术成就名篇名句柳永以切身的感受、市井风光、清浅的语言乃至VI语人词,用白描的笔法与文人的意趣,铺叙绘写,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是婉约派的代表。柳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雨霖铃》“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怀古、感旧、记游、说理,使词表达的内容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开拓了词的境界。其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是豪放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两宋之际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其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辛弃疾其以高超的艺术功力、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豪放派的集大成者《菩萨蛮·书江西造VI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元曲(1)元曲——包括散睦和杂剧。(2)散曲:(3)散曲成就:①关汉卿的成就:②马致远的作品:典型剖析【例3】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中年以后作品的突出特点是()A.怀念中原故土,渗透了忧伤的感情B.着重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C.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D.反映市民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例4】“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这说明()①柳词反映市民百姓的思想感情②柳词在宋词创作上达到了顶峰③柳词在宋朝时流传广泛④柳词饱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变式训练2】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诗人,但二人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倾向不同C.才学气质不同D.所处社会环境不同知识点二明清小说知识归纳1.小说的发展演变(1)(2)(3)2.明清小说的繁荣(1)繁荣表现:(2)主要代表:典型剖析【例3】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天丰教内部各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B.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斗争C.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变式训练3】15~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B.天主教教派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