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方法。2.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学习重点】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学习难点】阅读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降水分布规律的方法。【学法指导】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一个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在课本上勾划出重点知识并独立完成自主检测;在课堂上,要求同学们自主学习、小组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展示、小组间互相评价、效果检测。【自主学习】(一)基础过关1、降水的分布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_________。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受_________影响)。(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________;大陆西岸降水________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3)海陆位置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受_______影响)迎风坡降水_______(4)山地(受_______影响)背风坡降水_______(5)世界雨极_______,干极_______。(二)自主检测1.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A.赤道地区B.撒哈拉沙漠地区C.亚州东部D.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我国泉州伞厂的出口量、出口金额、出口国家和地区数量均位居全国伞具生产企业第一位,是我国雨伞出口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梅花雨伞主要走外销路线,其97%的产品都用于出口,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据此回答2-3题。2.以下四个地区中,雨伞销售效果可能最差的是()A.南美洲北部B.欧洲西部C.非洲北部D.亚洲东南部3.造成不同地区雨伞销售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差异B.个人爱好差异C.地形差异D.降水差异【合作探究,释疑解惑】探究点一:读课本P72页图4-3-4,讨论:1、赤道附近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极地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3、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哪些地方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4、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探究点二: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有哪些?探究点三:运用降水的原理解释一下:两极地区和内陆地区为什么少雨?【拓展延伸,开拓视野】世界降水主要有以下类型:我国盛夏的午后,有时也有对流雨。对流雨:大气对流运动引起的降水现象,习惯上也称为热雷雨。是近地面层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对流雨来临前常有大风,大风可拔起直径50厘米的大树,并伴有闪电和雷声,有时还下冰雹。对流雨以低纬度地区表现最多,降水时间一般在午后,特别是在赤道地区,降水时间非常准确。锋面雨是我国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主要产生在雨层云中,在锋面云系中雨层云最厚,又是一种冷暖空气交接而成的混合云,其上部为冰晶,下部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很快引起冲并作用,因为云的厚度大,云滴在冲并过程中经过的路程长,有利于云滴增大,雨层云的底部离地面近,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易被蒸发,很有利于形成降水。雨层越厚,云底距离地面越近,降水就越强。地形雨对局部地区影响很大,乞拉朋齐就是典型的地形雨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形成的降水。形成降水的山坡正好是迎风的一面,故而这上面,就是迎风坡。而背风的一面,因为气流下沉,温度升高,不再形成降水。地形雨对改变局部小气候有重要影响作用。另外,由于地形雨对地形区两面坡的不同影响,而导致人们对它们的利用开发也不尽相同,导致人文景观呈现明显差异。【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号称世界“雨极”的是下列哪个地区()A.乞拉朋齐B.火烧寮C.吐鲁番盆地D.沙漠2.某地的年降水量是568毫米,这是指某地()A.当年的降水量B.某一年的年降水量C.各年的降水量都是568毫米D.多年平均降水量3.图中点A是,降水()A.背风坡,少B.迎风坡,多C.背风坡,多D.迎风坡,少4.赤道附近全年多雨,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5.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