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课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知识提要一、都市生活和市井文化1.宋代商业繁盛,城市商业活动也突破了昼夜的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早市。2.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东京城内外和汴河两岸商贩云集、交易繁忙的景象。3.宋代普遍的社会风气:饮酒、喝茶4.适应市民百姓口味的文娱活动也不断繁荣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瓦子。5.在瓦子中,街头艺人在空地上用绳子、栅栏或布障围起来,形成一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是瓦子中最吸引人的中心。瓦子大兴,是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集中体现。二、宋词的流行1.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和辛弃疾2.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意境高远,豪迈雄浑3.辛弃疾的代表作:《破阵子》充分表现出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4.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际,前期作品多写生活情趣,真挚自然,清新淡雅。北宋灭亡后,她的词作中充满了背井离乡、中年丧夫的忧伤,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代表作:《如梦令》5.宋词的影响:宋词的流行是北宋社会安定和都市繁华的产物,既适应了平民大众的世俗文化需求,也反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下文人士大夫对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丰碑。基础演练1.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A.市B.坊C.邸店D.勾栏2.北宋最著名的词人是()A.李清照B.陆游C.辛弃疾D.苏轼3.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A.李清照B.辛弃疾C.苏轼D.欧阳修5.一位想拍北宋东京的城风光及繁华程度的电视剧编,你应该推荐他看()A.《百子嬉春图》B.《秋郊饮马图》C.《芙蓉锦鸡图》D.《清明上河图》6.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会子②交子③瓦肆④岁币⑤喝茶品茶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7.宋代瓦肆的出现,直接反映了()A.宋代文学的兴盛B.城市文化的丰富C.北宋政治的稳定D.棉纺织业的发达8.辛弃疾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名名是()A.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宋代为适应市民百姓口味的文娱活动也不断繁荣发展,城市中出现了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A.瓦子B.勾栏C.市D.坊10.两宋之际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是()A.《如梦令》B.《念奴娇·赤壁怀古》C.《破阵子》D.《虞美人》11.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李清照前期的词风是()A.真挚自然,清新淡雅B.豪迈雄浑C.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D.背井离乡、中年丧夫的忧伤12.《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时期谁的作品()A.南宋苏轼B.北宋李清照C.北宋张择端D.南宋辛弃疾13.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请回答:(1)上述文字选自谁的什么作品?(2)他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3)与他的词风格相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D2.D3.C4.B5.D6.D7.B8.A9.A10.A11.A12.13.(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3)辛弃疾;在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充满了炽烈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