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三单元13《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案6导学目标1.通过语言、肖像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2.通过朗读感受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培养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自主学习※课文初读※1.读课文3—5遍,标上段号,在原文上勾画精彩的或有疑问的语段,上课时我们一起讨论解决。2.读完课文,文中的哪些情节触发了你感受。※字词精粹※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打扰()惹人()弹奏()纽扣()下颌()含蓄()怜惜()深邃()女佣()2.选词填空。(1)这个好心肠的女人经不住客人的(一再再三苦苦)要求。(2)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乱七八糟)。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A.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被称为“乐圣”。B.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属于肖像描写。D.本文层次清楚,写作顺序是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4.按要求连线。海顿德国《告别》贝多芬法国《约翰·克里斯多夫》罗曼·罗兰奥地利《命运交响曲》※走近作者※“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贝多芬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第九交响曲”、“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课堂学习一、活动·研讨※交流碰撞※1.交流你的阅读感受。2.请用下面的是句式概括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贝多芬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各抒己见※1.阅读课文,请划出文中有关贝多芬的语言描写,细细品味这些语言,说说你对贝多芬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小组内交流。2.贝多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问题聚焦※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2.文中有哪些语句描写贝多芬的肖像。思考:这些肖像描写对表现贝多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用几句话概括一下作者笔下贝多芬的形象。二、检测·巩固(20分)你的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厌恶(wù)打扰(ráo)惹人(ruó)B.弹奏(tán)纽扣(niǔ)下颌(hē)C.含蓄(xù)凝重(nín?溃?怜惜(lián)D.深邃(suì)女佣(yòn?溃?牛氓(mén?溃?2选词填空。(4分)A客人带着好像()又好像()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敬佩敬畏怜惜怜悯)B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了一会儿……(注视凝视凝望关注)C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不可逼视的光;(沉重凝重凝固凝视)D虽然严肃,但脸上()出善良的微笑。(表现出现再现浮现)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A.贝多芬的音乐地位和音乐成就无人能及,被称为“乐圣”。B.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属于肖像描写。D.本文层次清楚,写作顺序是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阅读下文,完成5~8题。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贝多芬神往地说:“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①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他接着说:“你可能想到我——②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lú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他的灵魂锁闭在pán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牢,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