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伐战争学习目标1.掌握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目的、对象、主战场、战役、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等基础知识。2.识读示意图并分析北伐胜利进军原因。3.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认识北伐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其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习一、独学:1.阅读课文引文和第一目,梳理以下知识点:(1)国民党一大召开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2)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全称、组织机构及其宗旨;其建立有什么意义?2.阅读课文第二目:北伐胜利进军,完成以下知识点梳理并做好勾画笔记:(1)北伐的目的、时间、对象、主战场及其重要战役、主要成果。(2)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3)国民革命运动是怎样失败的?南京国民政府何时成立?它反动性表现是什么?二、互学:1.组内互相检查知识梳理完成情况并订正错误,完善课本笔记。2.讨论解决自己独学中没能解决的疑难问题。3.根据材料和所学,总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材料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材料二:北伐各军将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即首先向湖南、湖北进军,长驱直进,迅速消灭吴佩孚所部;同时和孙传芳进行谈判,并向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分别派出部分兵力进行监视和防备,待两湖战场取得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孙传芳;最后,集中兵力消灭张作霖,统一全中国。展示三、质疑:1.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2.独学、互学3成果展示交流四、点拨:1.在教师指导下体系掌握基础知识点。2.指导学生识读《北伐战争形式示意图》,加深对北伐胜利进军的认知掌握。3.在教师指引下,理解“为什么北伐战争胜利进军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反馈五、小结:(一)知识脉络:国共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北伐胜利进军——蒋介石等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建立。(二)巩固练习:1.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①武昌起义②五四运动③黄埔军校的建立④北伐胜利进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②北伐军将士英勇善战③中共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3.北伐战争的最伟大意义是()A.在中国消灭了帝国主义势力B.在中国彻底铲除了封建势力C.在中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国民政府的建立4.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摘录)材料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材料三自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推翻专制,创立共和,于兹十有五年。人民始则抱无穷之希望……不料事与愿违,渐失所望……国民政府对内力求廓清军阀,对外努力推倒帝国主义……此次北伐,深望全国民众,亦与以同等之扶助焉。———摘自《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告全国人民书》(1)据材料一,说说北伐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3)材料三中“推翻专制,创立共和,于兹十有五年”指的什么?(4)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六、拓展:北伐战争是指1926年到1927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