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 岳麓版VIP免费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 岳麓版_第1页
1/4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 岳麓版_第2页
2/4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 岳麓版_第3页
3/4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学习目标】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的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2.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重点)【自主学习】(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1.西晋的统一:年,司马炎称帝,国号,定都,史称。年,西晋统一南北。2.内迁的主要民族:、、、、。3.年,匈奴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4.年,西晋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定都,史称。5.西晋末年以来的130多年中,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建立政权。历史上把北方15个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其中,氐族建立的曾统一北方。6.年,前秦皇帝南下进攻东晋,在之战中失败,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局面。(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时间,建立者。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为了革除,吸收的先进文化,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进行了改革。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1);(2);(3);(4)。4..改革的作用和意义(1)有利于;(2)促进了;(3)加快了。5.北周统一北方:北魏后来分裂为、,又演变为北齐和。最后,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能力突破】1.唐朝诗人刘禹锡对西晋灭吴作了这样的描写:“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查一查资料,了解金陵、石头城是指现在哪个城市。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2.三国吗两晋南北朝时期,有那几个政权曾统一了黄河流域?【随堂演练】1.下列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结束的是()A.西晋建立B.魏灭蜀C.西晋灭吴D.曹操病故2.东晋时期,从北方南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①匈奴②鲜卑③蒙古族④满族⑤羯族⑥越族⑦氐族⑧羌族A.①②③⑤⑧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⑦⑧D、①②⑤⑥⑧3.“草木皆兵”这一典故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政策C.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D.颁布均田制5.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①民族迁徙②联合斗争③友好交往④统治者的改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1)“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2)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能力突破】1.金陵、石头城是指现在南京市。这一历史事件具有进步意义,它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国家实现了南北统一,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的稳定,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2.曹魏、前秦、北魏、北周。【随堂演练】1C2C3D4A5C6D7.(1)北魏孝文帝。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2)为了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控制。(3)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迁都洛阳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学案 岳麓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