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述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期间的成就、第一部国家宪法的颁布、三大改造、中共八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文化大革命”等知识要点。2.说出“一五”期间的成就、“三大改造”的方式和时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后果、王进喜等人物的事迹及表现出来的精神。3.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就;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4.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三大改造的形式;“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所造成的危害。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五”计划:①原因:旧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基础极端薄弱,工业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②目的: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③时间:1953~1957年。④基本任务:以苏联帮助建设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⑤成就:鞍山钢铁公司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等,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表明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顺利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八大召开:①时间:1956年。②内容: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③评价:八大成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总路线的提出: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跃进”:农业“大跃进”的主要表现是对农作物产量的严重浮夸。工业“大跃进”主要是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掀起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国民经济的调整:为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续表先进模范人物的涌现①王进喜——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他的艰苦创业的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②邓稼先——“两弹元勋”,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奋斗了28年。他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主要体现。③焦裕禄——“人民的好干部”。兰考县委书记,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干部“文化大革命”①时间:1966~1976年。②《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是引发“文革”的导火线;《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这两个文件的通过,标志着“文革”的全面发动;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二月抗争”和“四五运动”是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文革”错误做法的抵制;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③危害:“文革”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受灾难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建国后经济和法制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哪些?面对我国十分落后的工业,从1953年开始,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钢铁工业)建立起来了,新的工业部门(汽车、飞机制造等)也建立起来,修建了内地与边疆的铁路、公路,人民生活得到改善。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探究问题二】怎样分析和把握“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及影响?①“大跃进”虽然反映了我国人民建设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