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标解读】学习要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学习提示:初步理解“百家争鸣”使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局面。学习延伸: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知识梳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说创始人。弟子把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一书。思想家:仁、礼。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教育家: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2、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晚期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3、百家争鸣: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的思想家主要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和荀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子。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孙武写了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重点问题】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生产力发展,商业繁荣,城镇兴盛,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不同思想派别的知识分子对各类问题提出不同见解。【试题演练】◆(2016·山东泰安)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这说明A.动摇了周王朝的统治基础B.瓦解了西周的分封制C.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016·江苏苏州)3.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爱人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为政以德◆(2016·四川宜宾)1.《史记》载:“(孝公)有囊括四海之意……。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可见“商君”属于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要思想观点儒家孟轲(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墨家墨翟(墨子)《墨子》兼爱,非攻法家韩非(韩非子)《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道家庄周(庄子)《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016·湖北孝感)1.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主张A.实行“仁政”B.“无为而治”C.以法治国D.选举贤能的人治理国家◆(2016·广东省)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2所示内容的学派是层面日常规范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家族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政府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题2表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2016·四川资阳)1.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属于他思想的是A.仁政B.无为C.兼爱D.法治◆(2016·湖北黄石)4.北京故宫里有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2016·黑龙江大庆)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世界文化名人。孔子及儒学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A.仁和礼B.礼和法C.有教无类D.为政以德◆(2016·青海西宁)1.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2016·福建泉州)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主张的提出者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2016·浙江宁波)10.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无为”B.“仁”C.“法与时移”D.“兼爱”、“非攻’◆(2016·山东滨州)1.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中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A.“兼爱”“非攻”B.“法治”,中央集权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2016·甘肃天水)1.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2016·山东聊城)2.“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