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高阳中学九年级化学《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学案【课前预习】1、盐酸、稀硫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①能与________反应②能与_____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相应化学方程式)③能与______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相应化学方程式)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①能与______反应一.②能与______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相应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2NaOH+H2SO4=Na2SO4+2H2O【自主体验】提出问题:酸碱之间能发生反应吗?提出猜想:_________________信息:演示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交流后写下合适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示实验:氢氧化铜固体中加入稀硫酸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中加入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一、中和反应:1、盐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和反应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中和反应?CO2+2NaOH=Na2CO3+H2OFe2O3+6HCl=2FeCl3+3H2O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3)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如NaCl、CaCl2、Na2SO4。从盐的组成上考虑,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铵盐,铵盐属于盐,如NH4Cl、(NH4)2SO4。()与()作用生成()和()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讨论:(1)、从盐的组成上考虑,盐的书写应注意哪些问题?(2)、酸+碱=()+()(3)、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阅读课本,回答问题:①一块土壤酸性太强,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怎样降低土壤的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做完实验后剩余的盐酸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应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的主要成分是Al(OH)3,它的作用原理是什么?(写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1、PH的范围通常在之间。2、酸性溶液的PH7;碱性溶液的PH7;中性溶液的PH7.PH越大,性越强,性越弱;PH越小,性越强,性越弱。3、溶液PH的测定方法:.2、讨论①测定溶液的PH值,用什么取待测液。②PH试纸在测定前先用蒸馏水润湿,会对测定结果造成什么影响?③试纸可不可以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来测定?课堂小结:中和反应的应用: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酸+碱→盐+水,即为中和反应,即H++OH-=H2O【学以致用】1、目前,国家食品监督检验部门检出某“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若食用这样的粽子会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A.有机物B.混合物C.金属单质D.盐2、一些国家正在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其作用是()A.改良酸性土壤B.改良碱性土壤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D.在植物上方形成温室3、用适量盐酸可以将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除去。说明去垢的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如图所示,张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硫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张同学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张同学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你认为张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2)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