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昌盛的文化》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授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说出佛教、道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2、知道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3、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史记》及秦兵马俑。难点: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1页到第95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佛教起源于,末年传入我国。2、佛教宣扬、,这种教义有利于维护现存的。3、道教是产生于的宗教。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思想结合,形成道教。4、道教宣扬通过和可以长生不老。5、司马迁撰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6、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以、、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二、课堂研讨阅读下列材料:他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父亲是史官。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父亲死后,他继承父业做了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书籍。由于触怒了汉武帝,遭受酷刑,获赦出狱后,仍旧发愤著书,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书。请回答: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书”指的是什么书?动脑筋想一想2、简单介绍这部“书”的特点?3、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三、拓展延伸1、右图三个人物你能对号入座吗?你想这可能吗?2、佛教和道教为什么能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宗教的本质是什么?【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我国洛阳有一座著名的白马寺,它属于()A.佛教寺院B.道教观C.基督教堂D.清真教堂2.《史记》不可能记载的史实是()A.“秦王扫六合”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张骞通西域D.“神医”华佗3.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其杰出代表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佛塔C.单于和亲砖D.青铜器铭文4.道教形成于()A.春秋时期B.秦朝C.西汉D.东汉后期5.佛教传人中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是因为()A.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B.虔诚信佛即是信仰统治阶级C.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D.佛教教人忍受现世苦难,追求来世幸福的说教麻痹了人民的斗志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三教共栖图》:儒、道、佛三教的创始人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在一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请完成:(1)这是鲁迅先生对哪部著作的评价?(2)该书的作者是谁?(3)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赞誉这部书?第18课一、选择题:1、A2、D3、A4、D5、D二、非选择题:6、(1)《史记》(2)司马迁。(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造了“纪传体”体例,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同时,它又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著作。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