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1页
1/4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2页
2/4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_第3页
3/4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标要求】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学习目标】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2.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3.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习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二部分为“百家争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一、一山一水一圣人1.阅读教材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心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二、百家争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1.阅读教材,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兵家孙武2.请你分别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观点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自主构建】【直击中考】1.【2014湖北省咸宁市】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春秋无义战D.仁政2.【2014湖北省十堰市】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无为而治”C.“民贵君轻”D.“法治”3.【2014江苏苏州】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是()A.孔子B.墨子C.庄子D.韩非4.【2014昆明】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自《论语》图三(1)图三中的人物是谁?(1分)概括材料一中其思想的核心。(2分)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2)材料二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2分)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科学),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2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3分)【课后反思】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一山一水一圣人1.政治主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了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主张恢复西周的制度。教育成就:孔子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孔子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2.(1)他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发表自己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二、百家争鸣——中国第一次解放运动1.略2.(1).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2).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