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导学案课堂目标导航1.了解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必要性,明白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有关内容。2.增强维权意识,学会主动接受社会和司法的特殊保护。课前预习方案○说一说: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就是:在我国,社会和司法机关都承担着保护和教育未成年人的义务。○填一填:我国法律规定,有些活动场所是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这些营业性场所,要有明显的标牌标志,写上“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等字样,营业员不得向青少年出售门票;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保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本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以促使其早日改过自新。○查一查:“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综合服务平台”是一回什么事?这一做法有什么重大意义?为杜绝不良信息侵害,2011年1月11日,中国移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宣布启动建设首个“未成年人手机上网综合服务平台”,今后未成年人手机上网将有区别于成年人的专用网络。该业务将于2011年秋季开学前面向全国移动用户推出。意义:可以从源头上净化未成年人手机网络环境,实现对未成年人的有效保护。课堂导学方案【与法有约】生:学习活动你知道2011年1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建嵘在网络上正式发学习方法:1.注意阅读教材中的信息平台;2.联系社会的现象进行思考;3.查找相关资料,理解学习内容。起建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吗?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今天,你能感受到这方面的保护吗?想一想,然后写在这里。师:教学建议1.在互联网上选取一个未成年人犯罪受司法保护的案例(如,2011年6月16日,江苏海安首个“禁止令”发给17岁的未成年人唐某)导入。2.引导和组织学生了解自己享有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3.点评,然后小结:可以说,今天我们要健康成长,还离不开社会和司法对我们的特殊保护。【明确观点】生:学习活动课本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成以下两点:1.社会保护的必要性和内容。2.司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内容。师: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熟悉教材,找出本课知识的基本网络结构,发现自己的疑问。2.学生在全班交流、评价,教师总结。3.师生共同探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小贴士:No.1最好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联系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未成年人的事例来探究哦!No.2观点提示原因: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呵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则可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的损害。【深入体验】生:学习活动再现一个自己经历过的典型的(刻骨铭心的)生活情境(或是由教师提供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保护?一个同龄人的典型生活情境),然后认真体验和感悟,并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我的感悟是:师: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对他自己经历过的或教师提供的学生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如以下情境)进行体验和感悟,然后交流和分享。◎小贴士:情境例示2011年5月11日,警方在惠州市仲恺区的一个“黑砖窑”解救了3名未成年人。15岁的胡智豪和魏锋在外地打了“工地急招”街头广告的电话后,黑中介的一辆小面包车接上他们,将他们捆绑运到黑砖窑,以每个400元卖给老板做苦力。他们每天工作15个小时,想逃跑就会遭受挨打、砖砸的惨剧。17岁的王亚兴被骗14天,曾两次拆下打火机上的铁片,狠狠地往手腕上割。他说,“在这里,电话不让打,去厕所都有人跟着。我想回家,他们不让我走,还打我,我就想自杀。”对此,你有何感悟?2.“感悟”提示:结合情境和教材知识,感悟可从社会保护的必要性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谈。3.点评,然后小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的健康成长一方面不开社会的呵护,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免让社会不法分子为所欲为,侵犯我们的合法权益。【明理践行】生:学习活动今后,我准备这样来寻求社会和司法保护:师:教学建议1.此环节重在“导行”,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