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从众【学习目标】1.知道从众现象的含义,了解从众的主要表现;明确从众心理行为的利弊。2.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选择,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正确认识从众心理,避免盲目从众。2.学习难点:认识从众的两重性。【知识链接】笑话一:非典期间,张三看见别人都去买米醋,还听说米醋可以防治非典,就花30块钱去买了一瓶原来只卖1块钱的米醋。笑话二:某人走在街上,鼻子忽然出血了,于是仰起头来,旁边的人看见他仰着头,以为在找什么东西,于是就跟着仰头,又过了一会儿,更多的人仰着头往天上看,越来越多的人跟着仰头……思考:上面两则笑话中的人物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点?【自主学习】学法指导:请同学们仔细、认真阅读教材P52——P57内容,将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知识要点)划出来,完成自主学习。把理解有障碍的问题列出来,以便小组讨论、交流。1.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跟着怎么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2.从众现象主要表现为和。3.从众具有两重性,既有作用,也有影响。4.有的从众有利于个人、,保证团队成员统一和,增强团体的和;有利于个体获得;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扩大,修正自己的,减少不必要的和等。5.从众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如弱化,束缚,抑制、、和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窒息个性的,扼杀等。盲目从众不仅会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到。更严重的是,不少青少年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合作探究】小王早晨上学看见前面有几个同学边走边弯下身子捡马路上废弃的塑料袋,然后把这些塑料袋再扔进手提的袋子里。小王也跟着捡起来……在学校大门口,小王看到许多同学手里拎着袋子,有的还拿着在街上捡的一些丢弃的杂物。门卫李大爷看见了直夸他们,小王心里也挺高兴的。(1)上述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材料中小王等同学的行为体现了从众的什么作用?请你简要分析。(3)盲目从众有何消极影响?学法指导:从众行为具有两重性,分析问题时应结合具体材料,挖掘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把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答题才能做到准确、周全。【学案整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1)知道什么是从众?(2)了解从众现象有哪些表现?(3)认识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4)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选择,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第3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选项)1.小夏见别人学篮球,自己也跟着学;见别人学画画,自己也跟着学;还没几天有跟别人学弹琴。结果,一年过后什么也没学成。他这种表现是()A.一种培养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B.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C.一种能够兴趣广泛的优点D.一种兴趣单一的缺点2.以下从众行为,你欣赏的是:()A.一人走路抄近道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草坪B.一人不排队,后面就有人跟着拥挤过来C.一人把垃圾扔在不该扔的地方,后面就有人跟着把垃圾往那里扔D.一人向灾区捐款捐物,后面就有更多的人跟着捐3.下列关于从众说法正确的是()A.从众现象既包括心里从众又包括行为从众B.从众只有消极作用而没有积极意义C.从中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D.盲目从众是不可取的二.综合题4.黄某小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父母的夸奖。但从上了初中开始跟着几个无业青年,沾上了抽烟、赌博的恶习,班主任、老师多次批评教育他,他却认为“赌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跟着大家赌,才有好前途。”父母教育他,他就和父母顶撞,讥笑父母“太古板,赶不上时代潮流”。于是在初三下学期,因参与赌博和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想一想:是什么心理害了黄某?请你说说这一心理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影响?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第六课第1课时【合作探究】(1)上述材料反映了一种积极从众现象(2)①有益于个人识大体、顾大局,保证团体成员统一认识和行动,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②获得一种安全感和自信心。③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3)①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阻碍独立性的培养,窒息个性的发展,扼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