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原因。2.知道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我国把“珍惜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3.重点:知道我国土地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各类型土地的比重,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现状。☆预习导学—不看不讲☆人多地少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它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3.认真观察“印度、美国、中国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2008年)”图,完成活动题第1题。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约占国土面积的12%;而美国平原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50%,所以中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所以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4.认真观察“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2008年)”图,完成活动题第2题。说明中国人均草地和林地面积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但草地面积比林地大,草地面积较广,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类型齐全阅读教材和“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类型齐全,草地面积较广、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2.草地:面积较广,居世界前列,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好的资源条件。3.林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我国是一个少林的国家。4.耕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并承受着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的沉重负担。5.后备土地:我国现有的宜垦荒地资源数量不多,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荒地更少。区域差异明显阅读教材和“中国耕地分布”图、“中国林地分布”图、“中国草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2.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东北天然林区)和横断山区(西南天然林区)以及东南丘陵(东南次生林区)。3.草地: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4.难利用的土地: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5.我国旱田和水田的大致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6.我国东部地区多耕地,西部地区多草原,主要原因是(A)A.受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B.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C.受生产方式的影响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7.下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的是(B)A.大兴安岭B.四川盆地C.内蒙古高原D.塔里木盆地8.家乡所处的地形区是略,土地利用类型是略。(据实而填)9.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异及成因。分布地区光照热量降水耕地类型土地生产力东部季风区南方少高丰沛水田高北方较少较低较少旱地高西北内陆充足丰富少旱地低青藏高原区充足不足少旱地低珍惜每一寸土地阅读课本材料,填表。土地资源类型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耕地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适当开垦荒地林地滥伐森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严禁滥伐森林草地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划区轮放,提高草地生产力,退耕还林还草,建设人工草场1.我国土地资源不仅在地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而且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质量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以耕地为例,说说南方和北方、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在耕地的质量方面有哪些差异?①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南方地区水热充足,农业发展条件优越;北方地区耕地和水搭配不合理,降水较少,耕地面积广阔。②西北内陆:阳光充足,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绿洲灌溉农业为主,制约因素是水源。③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为谷地农业,制约因素是热量。2.结合所学内容,说说下面三幅漫画的含义,并谈谈你的感受。“小鸟的悲哀”表示乱砍滥伐,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小草的哀求”表示过度放牧,草场超载,草场资源遭到破坏;“飞来的山峰”表示人口增长,建筑用地增加,占用大量耕地,造成人均耕地减少。3.我国为保护土地采取了哪些措施?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法令法规,并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4.课余调查一下家乡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写成调查报告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大家一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