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习目标1.说出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与内容、影响,概括英、法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其后果。2.记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标志性事件。3.分析归纳二战爆发的原因。4.重点:慕尼黑协定;德国进攻波兰和大战爆发。预习导学1.慕尼黑协定和绥靖政策的实质(1)背景:1937年,德、意、日正式结成“柏林—罗马—东京”的侵略轴心,局部战争烽烟四起。1938年,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国)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国)。(2)时间:1938年9月。(3)地点:德国慕尼黑。(4)人物: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5)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想一想:慕尼黑会议有何影响?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6)绥靖政策的实质:西方大国企图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2.德国进攻波兰和大战爆发(1)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集中强大兵力,突然袭击波兰,英国、法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攻占西欧:战争初期,德军先后占领了波兰、丹麦等14个欧洲国家。法国投降后,英国也遭到空袭。在此期间,意大利(国家)也加入德国一方。想一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合作探究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二战爆发前夕,英、法等国对法西斯的侵略推行什么政策?试列举两例说明。绥靖政策;如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等国未给予制裁;英、法领导人亲自参与慕尼黑会议,共同迫使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9月,德国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等。【探究问题二】西方大国实施绥靖政策的原因、实质、影响是什么?原因:害怕战争;企图祸水东引,把战争的矛头引向苏联。实质:牺牲弱小或其他国家利益,以避免战争,求得和平的一种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影响:损害弱小国家的利益;加剧地区局势的恶化;助长了侵略气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