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三大作用: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C.与动植物共生2.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解作用。3.探究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第三个作用:与动植物共生。能力目标1.通过对本章引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力。3.通过讨论、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共同协作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应用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辩证观点,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激发同学创造情愫。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腐生)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引起动物和人患病。(寄生)3.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可以与动物共生。教学难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细菌和真菌可以与动物、植物共生。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观察法相结合。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有关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三大作用的多媒体片断或相关挂图。(2)蒸馏水、树叶2.学生准备:(1)腐烂的梨(或苹果)和完好的梨或苹果各一只。(2)搜集与细菌、真菌有关的信息(从日常生活中收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问答,导入新课]教师:前一章,我们学习了细菌、真菌,那么从形态上讲,细菌和真菌的最大区别是……(学生接述: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核区;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完整结构)。我们学习过的细菌按形态分,可分为……(学生接述: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学过的真菌有……(学生接述:酵母菌、青霉、曲霉,还有蘑菇等食用菌)很好。细菌和真菌虽然个体小,不像动植物那样惹人注目,但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却是不可低估的。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从生活现象入手,通过做实验,探究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教师:首先请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细菌和真菌吗?学生:通过讨论,课下收集资料,日常生活经验等。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A)手中腐败的梨(或苹果)里有。(B)在妈妈实验室的显微镜下见过。(C)根瘤菌里有。(D)没见过。教师: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和细菌、真菌接触吗?好,先请同学们观看老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注意观察课件里所涉及到的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现象。随即播放多媒体课件(没条件的可观察书上P66~P68的图片)教师:请同学们仔细回忆,刚才多媒体课件里有哪些细菌、真菌的生活现象?学生:(观察课件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后可抢答)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枯草杆菌可将梨分解——梨的腐败同细菌有关。(2)真菌可使小麦得小麦叶锈病,使水稻得水稻稻瘟病,可使人生癣——细菌和真菌可使动植物和人患病。(3)地衣和根瘤是真菌和细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结果。教师:(鼓励评价学生)看来,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很强。请同学们观察手中腐败的梨(或苹果),将其和完好的梨相比较。联想一下,除了梨和苹果,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些什么东西会腐败变质?试举例。学生:(先观察腐败的梨和完好的梨,加深对腐败的认识,再展开联想做答)答案可能有:变馊的饭菜、垃圾堆上发臭的老鼠、朽木……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好。食物的腐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自然界里的物质循环更是须叟不会停止。这其中,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充当了分解者的角色。打出图《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详见书P66。请同学试解图。学生(指图并解释):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其中水和无机盐可被植物根吸收,二氧化碳可做为光合作用原料,进而制造有机物。这例是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中起的重要作用。(其余想讲解的同学还可进行讲解,允许2~3名同学讲解)教师:几名同学讲完后,对不同学生的长处进行激励评价,同时也得纠错。教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来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实验名称: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实验目的: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