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小说和艺术1.背诵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了解这四部小说的文学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2.简述明清时代书法、绘画成就以及京剧的形成。3.重点:明清古典小说、戏剧。1.明清古典小说(1)《三国演义》:①作者:罗贯中;②时代:元末明初;③题材: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④内容:描绘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之间的复杂斗争;⑤价值: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2)《水浒传》:①作者:施耐庵、罗贯中;②时代:元末明初;③题材: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农民起义;④内容:反映官逼民反的现实,展示起义斗争的广阔画面;⑤价值: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3)《西游记》:①作者:吴承恩;②时代:明朝;③题材: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④内容: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斗争的精神;⑤价值:一部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说一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在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用意是什么?孙悟空神通广大、疾恶如仇、智勇双全、热心助人、对唐僧忠心耿耿等。用意:作者借助神话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借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权力,敢于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4)《红楼梦》:①作者:曹雪芹;②时代:清朝;③题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④内容:描写了贵族官僚家庭贾府的荣辱盛衰,全面揭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腐朽,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⑤价值: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是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2.明清时期的绘画题材特色代表人物杰作山水、花鸟诗、书、画三结合徐渭、郑板桥《墨葡萄》《兰竹图》3.京剧的形成(1)背景:乾隆年间以来,北京城戏班荟萃,剧坛上演各种地方戏,出现了百花争艳的局面。(2)过程:四大徽班进京后,迅速适应北京观众的需求,发挥各班演员的特长,同时吸收其他地方戏剧特别是汉调的特点,在艺术上进行革新,到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京剧。(3)影响:京剧很快风靡一时,成为我国有代表性的剧种。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探究问题一】《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的“乱世奸雄”,而历史中的曹操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罗贯中是否犯了歪曲历史的根本性错误呢?说说历史和历史小说有什么区别。(提示:从罗贯中的阶级立场展开讨论)罗贯中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拥刘反曹的鲜明政治倾向贯穿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他的观点和立场就是天下者汉家之天下也。汉家即使不行,皇帝也应该由姓刘的做。所以他认为刘备是正统,而曹操的崛起就是篡权、窃取汉室江山。区别:历史著作的要求是应准确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历史小说是以历史题材为基础,通过文学创作,构思出为作品思想主题服务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它要求本质地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前提下允许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其故事情节和人物事迹与历史实际并不完全一致。【探究问题二】明清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科学技术”从在世界上所处地位以及科学家的价值取向等方面展开讨论)科学技术:传统的科学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学巨著;著名科学家体现出献身科学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开始显示出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文学艺术: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蓬勃兴起。古代小说蓬勃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封建性,要求个性解放,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探究问题三】明清小说具有哪些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特点”从主题和时代背景方面分析;“原因”从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方面分析)特点:①在思想内容上反映了反抗封建统治的主题。②在时代背景上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特点。原因:①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②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