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物理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VIP免费

八年级物理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_第1页
1/3
八年级物理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_第2页
2/3
八年级物理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_第3页
3/3
3.5奇妙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知道有关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几个名词。3.认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方法指导: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方法:1..触摸法(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2.聚焦法(射入平行光,会聚的是凸透镜,发散的是凹透镜)。3.用眼看(把透镜放到字上,看透镜后的字是放大还是缩小)。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阅读教材P65~6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做凹透镜。2.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③④⑥;属于凹透镜的有①②⑤。友情提醒:凸透镜能使光会聚,凹透镜能使光发散,会聚不一定相交,而发散不一定不相交;会聚指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较原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发散指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较原光线远离主光轴。归纳总结: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2.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3.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照学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自主阅读教材P6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类型凸透镜凹透镜作用对光有会聚作用(会聚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发散透镜)光路图4.在台湾南投县一间道场曾发生火灾,当时勘查发现祸源竟是“水晶球”,原来道场为趋吉避凶,在门口摆放了一个水晶球,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水晶球下方的塑料地毯点燃,引起火灾。自主阅读教材P66~6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5.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光心,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f叫凸透镜的焦距,直线MN叫凸透镜的主光轴。6.如图所示是利用手电筒在光具座上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装置,测量前,应调节手电筒的反光碗,使其发出的光线尽量接近于平行光,使其垂直射入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最小的光点为止,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1.对学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2.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交流展示生成新知方案一完成教材P66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方案二完成教材P67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当堂演练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学案 (新版)粤教沪版-(新版)粤教沪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