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学案●精题精讲例1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B.唐朝前期C.唐朝后期D.北宋时期例2简要说明宋代经济概况。参考答案: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出现了一些新农具如秧马,占城稻种植面积迅速推广。陶瓷制作更精美,采煤技术领先世界,造船业在世界首屈一指。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东京、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海外贸易兴盛。●我夯基我达标1.两宋时期,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粮仓的地区是()A.淮河流域B.黄河流域C.太湖流域D.东北地区2.宋代开采量居世界第一的非金属资源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铁3.宋朝时的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有()①福州②广州③泉州④杭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下列经济现象在两宋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是()A.东京普遍用煤作为生活燃料B.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C.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D.在福建可看到当地种植的占城稻5.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A.小麦B.玉米C.大豆D.水稻6.南宋时期,全国最大的港口是()A.广州B.泉州C.扬州D.明州7.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出现了()A.秧马B.曲辕犁C.铁制农具D.三脚耧8.根据所学知识,填充下列相关知识。(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了_____________,劳动力大量增加。(2)随着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_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3)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_________,当时称__________,开采量居世界第一。(4)铁、铜等金属冶炼不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宋代_____________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9.读白瓷童子诵经壶图,回答问题:(1)它产自宋代的哪个窑?(2)你知道China一词的本意吗?为什么西方人称中国为China?它反映了什么问题?(3)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有多广?参考答案:(1)定窑。(2)瓷器、瓷。宋代的瓷器制作精美,畅销世界,中国因此被誉为“瓷之国”。反映了宋代制瓷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3)东到日本、朝鲜,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10.下述情景描述中,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请逐一指出,并说明理由。北宋中期,书生李某赴东京探视兄长。途经成都时,他将带来的会子到铺子里兑换成银两,选购了一部绍兴年间出版的本朝史书,准备送给爱书的哥哥作为礼物。在邸店里,晚上睡不着觉,就拿起这本史书看起来,当读到“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时不禁怆然泪下,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参考答案:不符的史实有:①当时北宋没有“会子”,只有“交子”,同时并用的是铜钱,而四川是铁钱,因而不存在银两问题。②北宋中期,北宋政权仍在,而两帝被掳的同时,北宋灭亡,因而不可能在北宋中期的史书中见到这样的史实。这样的记载只能出现在南宋和以后的史册里面。●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_______领导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止了金统治者发动的______战争,使______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______年,宋金订立和议,至此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2.宋朝的纸币不包括()A.交子B.五铢钱C.会子D.关子3.找出下面四句话中有错误的一句并改正。①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②宋代商人能够到非洲从事贸易活动。③铜的产量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④东京居民冬天烧煤来取暖。答案:③错铜的产量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改为铁的产量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1.下列有关小王同学对南宋时期泉州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商业繁荣,泉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泉州是当时重要的外贸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C.几艘安装着指南针的海船,满载瓷器和丝织品准备远航D.有很多阿拉伯商人在泉州经商、居住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完成(1)~(3)题:(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