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第1课时基础知识)【复习目标】:(1)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光的三原色。(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4)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收上批改,上课时再发下去)1.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和。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3.光的三原色是指。4.红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蓝色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光,无色的透明体可以透过。5.红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黄色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光。白色的不透明体可以反射,黑色物体吸收的光。。6.光具有的能量叫。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7.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属于不可见光。8.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9.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沿传播的。1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11.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③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④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⑤总之,像与物是以镜面的。12.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都与有关。1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14.平面镜成虚像的根本原因: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来承接。15.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反射。这两种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们能在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正是有赖于光的反射。【课堂学习】:一、“监控课前学习”检测。(另安排,4分钟题量,1分钟评分与评价;不超过5分钟)二、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分小组交流,把遇到的问题记录在下面)(5~10分钟)三、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约30分钟)1.有关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的混合的问题。同学们要先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考点:①知道光源,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及实验过程的感受,②知道光的三原色,③知道物体呈现出各种颜色的奥秘,④了解光能。然后一起解决下列对应的习题。例与练1(点①):下列物体哪个不是光源()A.点燃的火炬儿B.太阳C.月亮D.萤火虫[变式]下列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属于人造光源的是;不是光源的是。(1)太阳(2)正在发光的电灯(3)萤火虫儿(4)白墙(5)月亮(6)发光的水母例与练2(点②):夜晚用蓝光照穿白色上衣和红色裙子的演员,演员的上衣呈色,裙子呈色[变式]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光源有几种色光源()A.7种B.5种C.3种D.1种点评:知道实际当中要得到各种各样的光,并不需要准备七种颜色的光源,而只需要准备红、绿、蓝三种光源即可。2.有关人眼看不见的光的问题主要考点:①知道红外线的热效应及所有物体都在向外辐射红外线。②知道紫外线的性质及其作用和危害。然后一起解决下列对应的习题。例与练3(点①):在预防“非典”期间,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场所都安装了一种快速体温测试仪,它是利用红外线的来测量体温的。例与练4(点②):验钞机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变式]在太阳发出的光中,只有具有消毒灭菌作用,因此在一些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灭菌。但是它容易被大气层中的层吸收。3.有关光的直线传播问题。主要考点:①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实例。②光速的问题例与练5(点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