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群落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群落的概念和结构aa课时要求(1)举例说出群落的概念。(2)描述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一、群落的概念1.植物的生长型(1)依据:植物的外貌和形态结构。(2)分类(六种):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附生植物、地表植物。(3)植物的生长型与群落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2.生物群落(1)概念: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2)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组成群落的物种不是一种随意组合,而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3)群落就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思考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能不能称为一个群落?答案不能,池塘中所有生物才能称为一个群落。探究1——理性思维群落概念的理解(1)一定空间内,如一个水池、一片草原或一片森林等。(2)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3)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即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4)特征: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5)形成过程:组成群落的物种是通过长期发展和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6)实质:是各个物种适应环境和彼此相互适应过程的产物。探究2——比较异同种群和群落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种群群落区别概念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研究种内关系种间关系范围组成单位个体(同种)种群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密度、种群分布型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联系种群是群落的基本单位例1(2017·嘉兴高三基础测试)藻类、浮游动物、贝类、虾、鱼、微生物等某湖泊中生活的全部生物,它们统称为()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答案B例2判断下列有关群落描述的正误。(1)一个池塘内的全部鲤鱼()(2)一座高山上的全部动植物()(3)农贸市场上出售的鸡、鸭、鱼和蔬菜等所有生物()(4)一片树林中的树木、草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答案(1)×(2)×(3)×(4)√解析(1)是种群;(2)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3)各生物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基本没有联系,没有构成有机整体。二、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不同生长型的植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形成了群落的层次性或垂直结构。(2)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决定因素①垂直结构:自上而下具有明显分层现象。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表层②决定因素2.水平结构(1)概念: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2)影响因素:营养、水分、风和火、土壤、小地形、鸟兽等。(3)表现:大多数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少数表现为均匀分布。(4)空间异质性:指空间的非均一性,即不同地点的环境条件不同。群落水平结构上的不均匀就体现了空间异质性。思考群落生物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何意义?答案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易错易混群落结构的2个易错点(1)不要把“竹林中的竹子整齐一致”误以为是群落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竹子属于种群范畴。(2)垂直分布≠垂直结构①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②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配置情况,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阳光)和动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因素: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3.时间结构(1)概念: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2)类型:①群落物种组成的昼夜变化明显。例如大多数鸟在白天活动,而猫头鹰在夜间活动。②群落的季节变化明显。在温带地区,草原和森林的外貌在不同季节季相不同,温度决定季相。群落的季节性也决定于植物与传粉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思考玉米地中有的玉米高,有的玉米矮,这种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吗?为什么?答案不属于。因为所有玉米是一个种群而不是群落,所以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