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透镜【复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规律,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会画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3)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初步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课前准备】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_两侧。当光从空气_____射到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_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向______。(2)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____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3.透镜(1)中间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______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透镜的中心叫_______。(2)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4.凸透镜成像及规律:凸透镜成虚像和成实像物体位置的分界点是;成放大的实像和成缩小的实像物体位置的分界点是。成像规律如下表,请填写空格:物距u像的性质、特点像的位置应用举例与物体在像距vu=∞缩成一点(实像)异侧v=f测量焦距fu>2f异侧f<v<2fu=2f异侧v=2f测量焦距ff<u<2f异侧v>2fu=f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后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平行光源u<f同侧/5.透镜的应用:(1)在使用幻灯机、照相机、放大镜时,能成缩小的实像的是,能成放大的虚像的是__________,能成放大实像的是_______。(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___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发散,从而使远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矫正远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______透镜,它的作用是将光会聚,从而使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课堂学习】一、“监控课前学习”检测。(另安排,4分钟题量,1分钟评分与评价;不要超过5分钟)二、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分小组交流,把遇到的问题记录在下面)(5~10分钟)三、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约30分钟)1.有关光的折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的问题。同学们要先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考点:①认识光的折射现象;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③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例与练1(点①):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小结: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这样一些类型:透过水(或玻璃)看到的现象(注意与倒影的区别)、透镜成像类现象。例与练2(点②):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入水面,则反射角是________度,折射光在图中的_______区B.水面动物的“倒影”C.用放大镜观察地球仪A.人的影子D.日食域(填A或B)。例与练3(点③):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小结:从岸上看到的水中的鱼实际上是光的形成的像,它的位置比鱼实际的位置。那么潜水员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呢?2.有关透镜的问题。同学们要先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考点:①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与练1(点①):太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孔隙,在地面形成明亮的光斑;当太阳正对凸透镜时,有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白纸上也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____,后者光斑的形成说明________。小结:生活中有很多表面相似实质不同的光现象,如:水中月和水中鱼,针孔摄像机和普通摄像机。要弄清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光学现象。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同学们要先明确这部分的主要考点:①判断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②判断焦距大小;③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解决问题例与练1(点①):(2014•南充)把一个凸透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