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综合性学习【考点透视】一、考点梳理: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内容涉及材料探究、学习交流、采访、写公益广告、活动设计、提建议等。二、预测分析:题量和分值将会上升,除单独设立板块外,还有可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探究题。内容上呈现多样性和时代性、综合性。命题上会有下面几个特点:1.加大语文与生活、语文与自然、语文与社会、语文与个性品质的联系,命题将走出课本、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人格品格和社会责任感。2.命题材料将以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生生活的实际、周围的人和事;新科技、新思潮;环保、旅游、教育、文化;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为载体,考查学生以语文知识为主综合运用政治、天文、地理、历史、生物、数理化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型还会以探究类和活动设计类为主。【典型精析】探究类:1.(常州2005年中考试题)整容,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改变原来的容貌,以掩盖自己的缺陷,使自己变得美观或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今年4月,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严重歪曲历史,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某著名电视主持人把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行为斥之为“政治的整容”。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说出“政治的整容”的含义。材料一: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教科书》中说是“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而事实上是日军为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以士兵失踪要求入城检查而遭到拒绝为借口,向宛平城开枪开炮。材料二: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教科书》中仅在一张照片上用小字提示了一句“东京审判认为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几乎否定了这场疯狂杀害30万中国人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这一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材料三: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公然违反《联合国海洋公约》,正式宣布接受日本民间企业在中日有争议的东海海域开采油气资源的申请。材料四:差不多在《教科书》出笼的同时,日本政府不断向联合国提出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分析:这道题要求考生从介绍的政治现象中收集、获取信息,然后结合社会史实、思想实际,阐述自己的认识。材料一:“卢沟桥事变”中颠倒黑白,材料二:“南京大屠杀”中抹杀事实,二者是做法、手段;材料三:公然违反公约,意在夺利,材料四:提要求,无非是想提升国际地位,这二者是目的,是野心所在。答案可归结为:日本用颠倒黑白、抹杀事实等手段来篡改教科书,以掩盖罪行、美化自己,从而达到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更高的政治地位的目的。2.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四川省2005年中考试题)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卡通画11256%时文杂志3216%武侠小说3015%文学名著2613%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分析:这是一道常规统计图表题,考查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醒考生要多阅读名著。解答此题,可用纵向比较法,看卡通画的人最多、看名著的人最少,再根据自己的结论提建议。整合答案为:(1)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而不喜欢读文学名著。(2)开放性试题,只要正视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即可。活动设计类:1.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武穴。(黄冈市课改实验区2005年中考试题)(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