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三国鼎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重点)(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自主学习】一、官渡之战1.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东汉末年,军阀混战,黄河中下游的和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2.官渡之战: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基本统一了。二、赤壁之战1.战前形势:统一北方,占据江东,没有固定地盘。2.赤壁之战:年,在赤壁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三、魏、蜀、吴三分天下1.赤壁之战后的形势:赤壁之战后,曹操转向经营,刘备占据大部分地区和益州,孙权进一步巩固江东,并向一带发展。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3.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①曹魏兴修水利,继续实行。②蜀汉丞相诸葛亮减轻,兴修,鼓励,安抚少数民族,加快了地区的开发。③吴国开发江南。组织农民屯田垦荒,推广中原的。造船业发达,和得到发展。230年,孙权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能力突破】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影响【随堂演练】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壮心”()A.打败袁绍B.消灭东汉C.南下统一全国D.赢赤壁之战2.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保证军粮供应。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支持。D.官渡之战打败劲敌袁绍。3.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A.淝水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4.很多同学热衷于电脑游戏“三国群英会”,下列不属于三国鼎立时期的人物是()A.曹操B.孙权C.刘备D.诸葛亮5.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6.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6三国政权(①吴②蜀③魏)结束的先后顺序是()A.③②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②③①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对()的评价。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8.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C.曹操建立魏国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第20课三国鼎立【能力突破】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影响200年曹操袁绍以少胜多曹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曹操、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基础。【随堂演练】1.C2.A3.D4.A5.B6.A7.D8.D9.(1)统一中国。(2)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赤壁之战中,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学生如从重视人才,听从建议与否方面分析亦可)。(3)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4)战术战略得当;时机成熟;谦虚和骄傲的关系(只要谈出一点感受,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