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太阳辐射教案新人教版【引入新课】猜谜语(猜中国西部的两座城市)天无三日晴(贵阳)临时抱佛脚(拉萨)这是中国的日光城,今天就讲太阳辐射【讲授新课】【板书】第三节大气圈2、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讲解】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各种能量最主要的来源,其变化是产生各种天气现象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中仅有极微小的部分到达地球。一分钟内地球得到太阳的热能,相当于燃烧4亿吨煤所产生的能量。从地球内部传到每平方厘米的地面上的热量,仅为来自太阳辐射能的万分之一。所以,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那么,什么是太阳辐射呢?【板书】(1)概念学生回答: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提问】太阳福射的波长范围,能量分布状况如何?【读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7页的“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图”,回答问题。【指图讲解】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划分为三部分: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可见光区差不多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一半。因此,人们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板书】(2)波长范围:0.15~4.0微米1(3)能量【提问】为什么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呢?【讲解】这与太阳本身的温度有关。由实验得知,物体温度愈高,它的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愈短;物体的温度愈低,辐射中最强的部分波长愈长。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K,因此它的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同理,由于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300K,对流层大气平均温度约250K,所以地面和大气的辐射波长主要集中在3~120微米的波长范围,都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的红外辐射。习惯上把它们称为长波辐射。【板书】2.太阳辐射强度(1)概念【讲解】太阳辐射强度就是1平方厘米的表面上,在1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单位是:焦/厘米2·分。【展示投影】“太阳高度角与受热面大小的关系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当太阳直射和斜射时,受热面大小有何不同?太阳辐射强度有何变化?学生回答:当太阳直射时,受热面较小,光热集中,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当太阳斜射时,受热面变大,光热分散,太阳辐射强度较小。【提问】影响太阳辐射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强度愈大;反之,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强度就愈小。【板书】(2)主要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让学生学会阅读世界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示意图。【提问】(1)年太阳辐射量最大在什么纬度?什么地方?(2)世界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有什么规律?(3)我国的日光城不在海南岛,而在拉萨,为什么?学生回答:(1)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非洲撒哈拉沙漠。2(2)由于赤道、中纬、极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所以三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也不同。赤道地区每年有两次直射机会,太阳高度角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也大;极地的太阳高度角小,并有极夜现象,因此太阳辐射强度很小。中纬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介于赤道和极地之间。(3)太阳辐射强度不仅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还与云量、大气透明度等因素有关。拉萨大气透明度好,云量少,年太阳辐射量大。【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太阳辐射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能量来源,也知道了太阳辐射的波长组成和能量分布。我们还了解到太阳辐射强度的大小与太阳高度角密切相关,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强度就愈大。板书设计第二节大气圈二、太阳辐射1.太阳辐射(1)概念(2)波长范围(3)能量2.太阳辐射强度(1)概念(2)主要影响因素太阳高度角大气厚度和透明度3.世界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到两极递减最高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世界热极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在南极洲大陆34.中国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最高青藏高原,日光城拉萨大气透明度好,云量少最低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云雾阴天多作业:填充图册P14、15二、大气的运动教学目的:1、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理解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热力环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