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花门镇第一中学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五、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1)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2)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3)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2.导火线1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导火线是什么?学生回答: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引导提问:三元里人民是怎样抗英的?3.经过(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概。提问: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是什么?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学生回答: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二)左宗棠收复新疆引导提问:左宗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收复新疆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背景:(1)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2)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过渡提问:面对俄英的侵略行径,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和伊利的?2.左宗棠收复新疆(1)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2)1876年左宗棠率军西征,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用半年,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3)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3.收复伊利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引导提问:清政府是怎样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理的?4.新疆行省的设立:1884年。(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引导提问:黄海海战的作战双方是那两国?发生于什么时间?学生回答(略)引导提问:黄海海战的经过和结果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2)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