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光的折射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2.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并了解折射的初步规律。能列举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3.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过程中,认识是探求奥秘的重要手段。4.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乐于应用知识解释生活中因光的折射原因所发生的现象。学习要点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入射角.学习过程一、光的折射现象1.将筷子插入水中,看一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2.在一个纸杯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纸杯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纸杯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学生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从生活中发现问题)3.提问:上述现象是怎样引起的?能否用以前学的知识解释?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体验光的折射(1)猜想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光的折射?(留给学生思考时间并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2)〔学生活动〕自选器材分组实验,验证猜想。(提供激光手电筒、方形玻璃砖、香、火柴、盛水烧杯、纸盖)(3)交流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4)学生归纳“什么叫光的折射”。阅读图4-26明确法线、入射角、折射角的定义(①注意“斜射”条件。②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探究(一):【猜想与假设】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画在图4-3-1上。2.讨论猜想的合理性。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可参考P60中实验步骤)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观察到的光进入水或玻璃中的传播途径)5.交流实验结果①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②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结论(一):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折射角入射角)。探究(二):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2.交流:(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2)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结论(二):1.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2.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想一想“折射断筷”、“水中硬币升高”都是光的折射现象,能否用刚才得到的结论解释呢?探究(三):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折?如图4-3-2。1.学生猜想并画出图表达自己的想法。2.实验验证:①教师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如图4-3-3;②一学生帮助老师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让同学们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③把观察到的现象画到纸上结论(三):1。光在折射时,光路是的。2.光从空气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法线偏折(折射角入射角)。自我检测1.图4-3-4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界面的______边是玻璃。2.一只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我们看到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造成的。古诗文中“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3.孩子在湖边观鱼图4-3-5,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D点处。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__,所看的是鱼的_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_____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__(改变了或没改变)。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B.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日偏食(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表面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小连庄的长廊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5.下图4-3-6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6.关于光的折射错误说法是()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